《峨眉山月歌》賞析:這首詩意境明朗,語言淺近,音韻流暢。全詩意境清朗優(yōu)美,風致自然天成,為李白膾炙人口的名篇之一。詩從“峨眉山月”寫起,點出了遠游的時令是在秋天。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連夜從清溪驛出發(fā)進入岷江,向三峽駛?cè)?。末句“思君不見下渝州”依依惜別的無限情思,可謂語短情長。
《峨眉山月歌》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詩作。這是李白初次出四川時創(chuàng)作的一首依戀家鄉(xiāng)山水的詩,寫詩人在舟中所見的夜景:峨眉山上空高懸著半輪秋月,平羌江水中流動著月亮映影。
《峨眉山月歌》是李白初離蜀地時的作品,大約作于開元十二年秋天。當時李白“仗劍去國,辭親遠游”,在離開蜀中赴長江中下游的舟行途中,寫下此詩。峨眉山是蜀中大山,也是蜀地的代稱。李白是蜀人,因此峨眉山月也就是故園之月。
作者簡介: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并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xiàn)出蔑視權(quán)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