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视频三级,欧美视频一区亚洲不要,久久久综合九色综合88,久久综合久久首页

          更三高考訂閱頁

          王國維詩選詠史二十首_原文賞析

          Ai高考 · 文言文
          2022-03-31
          更三高考院校庫
          王國維詩選詠史二十首_原文賞析

          王國維詩選 詠史二十首

          【原文】
          回首西陲勢渺茫,東遷種族幾星霜?①
          何當(dāng)踏破雙芒屐,卻向昆侖望故鄉(xiāng)。②
          【注釋】
          ①“回首”二句:回顧西方的邊境,形勢渺渺茫茫。華夏種族向東遷徙,經(jīng)歷了多少艱難歲月。西陲:西面邊疆。詩中指甘肅、新疆以西地區(qū)。星霜:星辰霜雪,一年一度轉(zhuǎn)易,因以星霜指年歲。亦有艱難辛苦之意。清末以來,一些中外學(xué)者提出漢族西來說,時靜安亦受其影響。20世紀(jì)考古大量發(fā)現(xiàn),證實中原地區(qū)在遠古時已有人類居住,西來說已被大多數(shù)學(xué)者所否定。
          ②“何當(dāng)”二句:什么時候能親赴西陲,踏破一雙草鞋來到昆侖山上,眺望遙遠的故鄉(xiāng)?何當(dāng):何時。昆侖:昆侖山。《周禮·春官·大宗伯》鄭注:“禮地以夏至,謂神在昆侖者也。”西來說者每以此為據(jù)。此首詠華夏民族的來源。

          【原文】
          兩條云嶺摩天出,九曲黃河繞地回。①
          自是當(dāng)年游牧地,有人曾號伏羲來。②
          【注釋】
          ①“兩條”二句:兩條云霧籠罩的山嶺摩天拔地而出,迂回曲折的黃河繞著大地奔流。兩條云嶺:指昆侖山脈和天山山脈。九曲:極言其曲折。盧綸《送郭判官赴振武》詩:“黃河九曲流,繚繞古邊州?!?br />②“自是”二句:這里本是當(dāng)年先民游牧的地方,曾產(chǎn)生過一位被稱為伏羲的人物。伏羲:古代傳說中的三皇之一。亦作“伏犧”、“伏戲”,也稱為“包犧”、“炮犧”?!兑住は缔o》:“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地……作結(jié)繩而為網(wǎng)罟,以田以漁?!薄稘h書·律歷志》載《世經(jīng)》云:“作網(wǎng)罟以田取犧牲,故天下號曰炮犧氏。”《太平御覽》表七八引《遁甲開山圖》曰:“仇夷山,四絕孤立,太昊之治,伏犧生處?!背鹨模杭闯鸪亍T诮窀拭C成縣。此首詠華夏先民在西北游牧?xí)r期的傳說人物伏羲氏。

          【原文】
          及及生存起競爭,流傳神話使人驚。①
          銅頭鐵額今安在?始信軒皇苦用兵。②
          【注釋】
          ①“及及”二句:為憂慮自身的生存而引起種族間的競爭,流傳下來的神話令人震驚。及及:憂愁貌?!妒捁{》云:“詩中‘生存競爭’云云,當(dāng)系從譯本中得見。按嚴(yán)復(fù)所譯《天演論》,刊前載吳汝綸序,知作于戊戌孟夏。然則,《天演論》甫問世,王氏抵滬即見之。其向往新學(xué)如饑似渴之情,不難想見。”嚴(yán)復(fù)譯述赫胥黎的進化論著作《天演論》,1897年首刊于《國聞報》增刊《國聞匯編》上,次年成書出版。譯著一出,“天演競爭,優(yōu)勝劣汰”、“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等語流傳于當(dāng)時知識界,靜安亦深受其影響。
          ②“銅頭”二句:銅頭鐵額的蚩尤如今何在?這才知道當(dāng)時軒轅黃帝苦于用兵征戰(zhàn)。銅頭鐵額:指蚩尤。《史記·五帝本紀(jì)》正義引《龍魚河圖》云:“黃帝攝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獸身人語,銅頭鐵額,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誅殺無道,不慈仁……天遺玄女下授黃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近代學(xué)者多認為蚩尤為傳說中的古代九黎族首領(lǐng),以金為兵,與黃帝戰(zhàn)于涿鹿之野,失敗被殺。軒皇:即黃帝軒轅氏。居于軒轅之丘,依所居以為號,后世稱軒轅黃帝。黃帝為古史傳說中最早的宗祖神,被認為是華夏族的始祖。漢張衡《同聲歌》:“眾夫所希見,天老教軒皇?!贝耸自伻A夏族始祖黃帝與蚩尤的戰(zhàn)爭。

          【原文】
          澶漫江淮萬里春,九黎才格又苗民①。
          即今魋髻窮山里,此是江南舊主人。②
          【注釋】
          ①“澶漫”二句:寬廣的江淮原野萬里春色,剛戰(zhàn)勝九黎族后又降伏苗民。澶(dàn)漫:寬長、廣遠。九黎:上古部落名?!秶Z·楚語下》:“及少之衰也,九黎亂德,民神雜糅。顓頊?zhǔn)苤?,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使?fù)舊常,無相侵瀆。”韋昭注:“九黎,黎氏九人,蚩尤之族也?!备瘢簛?,至。指臣服。苗民:《書·呂刑》:“苗民弗用靈,制以刑……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報虐以威,遏絕苗民,無世在下?!泵缑瘢杭垂琶缱濉!妒酚洝の宓郾炯o(jì)》述堯舜時“三苗在江淮荊州,數(shù)為亂”。一說苗民為人名,九黎族的首領(lǐng)。
          ②“即今”二句:如今結(jié)著發(fā)髻居住在荒山野嶺中的苗族,本來是江南地區(qū)的舊主人啊。魋(chuí)髻:結(jié)成椎形的發(fā)髻。

          【原文】
          二帝精魂死不孤,嵇山陵廟似蒼梧。①
          耄年未罷征苗旅,神武如斯曠代無。②
          【注釋】
          ①“二帝”二句:舜帝和禹帝死后,他們的精神魂魄也不孤單,嵇山中禹帝的陵廟跟蒼梧中舜帝的陵廟相似。二帝:指舜和禹。舜為古史傳說中的帝王,商代的始祖神。本東夷族的首領(lǐng),后世儒家把他與帝堯并稱,成為萬世楷模的圣王。禹為夏族的首領(lǐng),亦被后世奉為圣王。嵇山:會稽山。在今浙江紹興市東南?!妒酚洝は谋炯o(jì)》載:“十年,帝禹東巡狩,至于會稽而崩?!焙笕嗽跁角敖ù笥砹辍In梧:《史記·五帝本紀(jì)》:“(舜)踐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蒼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為零陵?!奔庖痘视[》曰:“舜冢在零陵營浦縣。其山九皆相似,故曰九疑。”
          ②“耄年”二句:他們直到老年還沒有停止過對苗族的戰(zhàn)爭,像這樣的英明威武真是歷代所無。征苗:古史中屢載舜、禹對苗族的征伐。

          【原文】
          銅刀歲歲戰(zhàn)東歐,石弩年年出挹婁。①
          畢竟中原開化早,已聞鐵镠貢梁州。②
          【注釋】
          ①“銅刀”二句:東甌的越族年復(fù)年只使用銅刀作戰(zhàn),北方的挹婁也是年復(fù)年用石制的箭鏃進貢。東歐:即東甌。鄭樵《通志·氏族略》:“甌氏,亦作歐。東甌王之后也?!睎|甌:古族名。百越的一支。相傳為春秋戰(zhàn)國時越國的遺族。分布在今浙江南部甌江流域。挹婁:古族名。肅慎之后。分布在今東北吉林、黑龍江一帶。《國語·魯語》:“肅慎氏貢矢石,長尺有咫?!表f昭注:“砮,鏃也,以石為之?!痹娭械摹板蟆碑?dāng)為誤字。
          ②“畢竟”二句:畢竟還是中原地區(qū)開化得較早,在夏代時已有鐵從梁州入貢了。鐵:《史記·夏本紀(jì)》:“華陽黑水惟梁州……貢鐵、銀、鏤、砮、磬。”鄭玄曰:“黃金之美者謂之。”梁州:古代九州之一。今陜西南部一帶。此首詠東南、東北及中原地區(qū)的開化情況。

          【原文】
          誰向鈞天聽樂過,秦中自古鬼神多。①
          即今《詛楚文》猶在,才告巫咸又亞駝。②
          【注釋】
          ①“誰向”二句:是誰人曾在夢中聽過鈞天的神樂?秦中地區(qū)自古以來就崇拜眾多的鬼神。鈞天:天的正中,為天帝居所。《史記·趙世家》載,趙簡子病,五日不知人事,醒后,語大夫曰:“我之帝所甚樂,與百神游于鈞天,廣樂九奏萬舞,不類三代之樂,其聲動人心?!庇郑瑥埡狻段骶┵x》:“昔者大帝說秦繆公而覲之,饗以鈞天廣樂?!?br />②“即今”二句:到如今《詛楚文》還留存,記載著向巫咸懇告后又向亞駝祈祝。《詛楚文》:秦國石刻文。

          【原文】
          《春秋》謎語苦難詮,歷史開山數(shù)腐遷。①
          前后固應(yīng)無此作,一書上下二千年。②
          【注釋】
          ①“春秋”二句:《春秋》一書中隱晦的言詞實在難以詮釋,史書的開山之祖還應(yīng)數(shù)司馬遷。春秋: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編年體史書。由于它敘事過簡,以致后世不少儒生對它猜度曲解,如顏延之謂其“正言晦義”,郝敬謂“說《春秋》者皆同射覆”,故王氏稱之為“謎語”。腐遷:指漢代史學(xué)家司馬遷。因他曾受過腐刑,故稱“腐遷”。
          ②“前后”二句:像《史記》這樣的著作實在是空前絕后,一部書貫通了上下二千年的歷史。此首贊美司馬遷在史學(xué)上的貢獻。

          【原文】
          漢鑿昆池始見煤,當(dāng)年貲力信雄哉。①
          于今莫笑胡僧妄,本是洪荒劫后灰。②
          【注釋】
          ①“漢鑿”二句:漢代開鑿昆明池時初次深挖見煤,當(dāng)年的財力物力確實是非常雄厚啊。昆池:昆明池。漢武帝開狩三年在長安西南所鑿的湖沼?!稘h書·武帝紀(jì)》:“發(fā)謫吏穿昆明池?!鳖佔⒁辑懺唬骸皾h使求身毒國,而為昆明所閉。今欲伐之,故作昆明池象之,以習(xí)水戰(zhàn)。在長安西南,周回四十里?!辟D力:資力。指財力、物力或人力。
          ②“于今”二句:現(xiàn)在我們不要嘲笑那胡僧在隨便亂說,那池底的黑煤本來就是洪荒時期劫火的余灰。

          【原文】
          揮戈大啟漢山河,武帝雄材世詎多。①
          輕騎今朝絕大漠,樓船明日下牂牁。②
          【注釋】
          ①“揮戈”二句:漢武帝揮戈征戰(zhàn),大大開拓了漢朝的領(lǐng)土,他的雄才大略在世界也是不多見的。武帝:漢武帝劉徹(前156—前87年)。他曾對匈奴發(fā)動多次大規(guī)模進攻,收復(fù)河南地區(qū),并在河西置郡。匈奴被迫遠遷漠北。武帝又征服閩越、東甌和南越,復(fù)在西南地區(qū)設(shè)置郡縣。鞏固了以漢族為主體的統(tǒng)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
          ②“輕騎”二句:今天剛派遣輕騎兵橫跨大漠,明日又命令樓船沿江南下。輕騎(jì):輕捷的馬兵。絕大漠:越過沙漠?!稘h書·武帝紀(jì)》載,元朔六年,“夏四月,衛(wèi)青復(fù)將六將軍絕幕,大克獲?!睉?yīng)劭曰:“幕,沙幕,匈奴之南界也?!背辑懺唬骸吧惩猎荒弧V倍仍唤^?!睒谴河袠堑膽?zhàn)船?!妒酚洝て綔?zhǔn)書》載,漢武帝為對越用兵,練習(xí)水戰(zhàn),修昆明池,“治樓船,高十馀丈,旗幟加其上,甚壯?!庇衷O(shè)“樓船將軍”的名號。牂牁(zānɡ kē):水名。或曰即盤江。《漢書·武帝紀(jì)》載,元鼎五年,“越馳義侯遺別將巴蜀罪人,發(fā)夜郎兵,下牂牁江,咸會番禺?!贝耸自仢h武帝南征北討拓土的功績。
          十一
          【原文】
          慧光東照日炎炎,河隴降王正款邊。①
          不是金人先入漢,永平誰證夢中緣?②
          【注釋】
          ①“慧光”二句:佛教智慧之光向東方照耀,如赤日炎炎。匈奴的降王也正在河隴邊境前來通好?;酃猓浩瞥诎?、照徹一切的智慧之光。指佛教。《無量壽經(jīng)》卷下:“慧光明凈,超逾日月。”降王:指匈奴昆邪王。《漢書·武帝紀(jì)》載,元狩二年,匈奴昆邪王殺休屠王,并將其眾合四萬余人來降,置五屬國以處之,以其地為武威、酒泉郡?!笨钸叄褐^外族前來通好。
          ②“不是”二句:若不是武帝時佛像已先進入漢室,怎能驗證永平年間明帝那一場與佛有緣的奇夢?金人:銅人。指銅鑄的佛像?!妒酚洝ば倥袀鳌罚骸皾h使驃騎將軍去病將萬騎出隴西,過焉支山千馀里,擊匈奴,得胡首虜萬八千馀級,破得休屠王祭天金人?!睆埵毓?jié)正義:“金人,即今佛像?!庇榔剑簼h明帝的年號。夢中緣:《后漢書·西域傳·天竺國》:“世傳明帝夢見金人,長大,頂有光明,以問群臣?;蛟唬骸鞣接猩瘢环?,其形長丈六尺而黃金色?!塾谑乔彩固祗茫瑔柗鸬婪?,遂于中國圖畫形像焉?!贝耸自伔鸾虃魅胫袊木壠稹?br />十二
          【原文】
          西域縱橫盡百城,張陳遠略遜甘英。①
          千秋壯觀君知否?黑海東頭望大秦。②
          【注釋】
          ①“西域”二句:西域地區(qū)縱橫不過百城而已,張珰、陳忠等人的遠略就不如甘英了。張陳:張珰、陳忠?!逗鬂h書·西域傳》載,漢安帝初,西域多事,“朝廷以其險遠,難相應(yīng)赴,詔罷都護,自此遂棄西域?!毖庸舛辏ü?23年)敦煌太守張珰上書陳三策,以先擊匈奴為上計,出據(jù)柳中為中計,棄交河城為下計。尚書陳忠上疏,建議在敦煌置校尉,案舊增四郡屯兵,以西撫諸國。安帝接納張、陳的建議,以班勇為西域長史,西屯柳中,西域復(fù)通。甘英:漢和帝時西域都護班超的掾吏?!逗鬂h書·西域傳》載,和帝永元九年(97年),“班超遣掾甘英窮西海而還。”兩句意謂張、陳之謀劃只不過局限于西域百城,而甘英的遠略則直至西亞、歐洲。
          ②“千秋”二句:這千秋以來最雄偉的景象您知道嗎——甘英站在黑海東頭眺望著大秦國。壯觀(ɡuān):宏偉的景象。大秦:古國名。古代中國史書上對羅馬帝國的稱呼。
          十三
          【原文】
          三方并帝古未有,兩賢相厄我所聞。①
          何來灑落樽前語:天下英雄惟使君。②
          【注釋】
          ①“三方”二句:中國內(nèi)三方并同稱帝古來未有,而兩位能人互相損害我卻時有所聞。三方:指魏、蜀、吳三國。相厄:互相為難、迫害。《史記·季布欒布列傳》載,高祖為項羽將丁固所窘,高祖急,謂丁固曰:“兩賢豈相厄哉!”后殺丁固。
          ②“何來”二句:對飲時何來這樣灑脫不拘的話語:天下英雄就只數(shù)您了!灑落:瀟灑脫俗,不拘束。樽前:酒杯前。指在飲酒時。使君:漢時稱刺史為使君。蜀先主劉備曾為豫州牧,故曹操以使君稱劉備。兩句語本《三國志·蜀書·先主傳》:“是時,曹公從容謂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數(shù)也?!辈芄褐覆懿佟1境酰涸B之字。此首贊美曹操愛重賢才的灑脫襟懷。
          十四
          【原文】
          北臨洛水拜陵園,奉表遷都大義存。①
          縱使暮年終作賊,江東那更有桓溫。②
          【注釋】
          ①“北臨”二句:桓溫北征到洛水,拜謁先帝的陵園,還上表請求遷都洛陽,心存民族大義?!稌x書·桓溫傳》載,永和十二年(356年),桓溫自江陵北伐,收復(fù)洛陽,“謁先帝諸陵,陵被侵毀者皆繕復(fù)之,兼置陵令?!庇痔岢觥耙贫悸尻?,表疏十馀上,不許”。降和元年(362年),又上疏請遷都洛陽,為士族所反對,不果。
          ②“縱使”二句:即使他晚年時終于淪為亂臣賊子,但試看江東的晉朝哪能再出現(xiàn)一個桓溫!桓溫(312—375):東晉譙國龍亢(今安徽懷遠)人。字元子?;笢貫橐粫r權(quán)臣,曾廢海西公,立簡文帝。晚年以大司馬鎮(zhèn)姑孰,專擅朝政,甚至欲窺伺帝位。《晉書·會稽王道子傳》載,桓溫之子桓玄,“嘗候道子,正遇其醉,賓客滿坐,道子張目謂人曰:‘桓溫晚途欲作賊,云何?’玄伏地流汗不得起?!贝耸踪澝罇|晉桓溫北伐的壯志。
          十五
          【原文】
          江南天子皆詞客,河北諸王盡將材。①
          乍歌樂府《蘭陵曲》,又見湘東玉軸灰。②
          【注釋】
          ①“江南”二句:在江南的六朝天子都是崇尚文學(xué)的詞客,而在河北的北朝歷代帝王都是大將之材。詞客:擅長文辭的人。南朝的皇帝如宋文帝、齊高帝、齊武帝、梁武帝、梁簡文帝、梁元帝、陳后主都頗有文學(xué)才能,有詩文傳世。諸王:指北朝苻堅、拓跋、慕容垂、高歡、宇文泰等人。
          ②“乍歌”二句:北朝的軍士才唱罷樂府的《蘭陵王入陣曲》,又看到南朝湘東王收藏的圖書化為灰燼。蘭陵曲:《北齊書·蘭陵武王長恭傳》載,北齊文襄之子長恭,封蘭陵武王。與周軍戰(zhàn),“被圍甚急,城上人弗識,長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捷。武士共歌謠之,為《蘭陵王入陣曲》是也?!毕鏂|:梁武帝第七子蕭繹,被封為湘東王。好讀書著述,詩賦綺麗。后在江陵即位,是為元帝。玉軸:卷軸的美稱。指珍貴的圖書。“玉軸灰”,謂圖書被焚。北周庾信《哀江南賦》:“乃使玉軸揚灰,龍文折柱?!薄赌鲜贰ち罕炯o(jì)》載,承圣三年(554年),西魏軍圍江陵,梁元帝無計可施,“乃聚圖書十馀萬卷盡燒之”。城陷,元帝被俘殺。末兩句以蘭陵王與湘東王作對比,蘭陵習(xí)武,軍士歌樂府而奏捷;湘東能文,圖書成灰燼而亡身。此首以尚武的北朝與尚文的南朝對比。贊美北方雄強的人物。
          十六
          【原文】
          晉陽蜿蜿起飛龍,北面傾心事犬戎。①
          親出渭橋擒頡利,文皇端不愧英雄?、?br />【注釋】
          ①“晉陽”二句:李淵崛起于晉陽,終于成了真龍?zhí)熳?。他曾不惜低首傾心向突厥稱臣。晉陽:今山西太原。隋煬帝大業(yè)十三年(617年),拜李淵為太原留守。李淵于晉陽起兵反隋,攻陷長安。次年稱帝。蜿蜿:屈曲貌?!冻o·離騷》:“駕八龍之蜿蜿兮,載云旗之委蛇?!憋w龍:《易經(jīng)·乾》:“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孔疏:“猶若圣人有龍德,飛騰而居天位?!币蛞杂骶鳌j懹巍额}十八學(xué)士圖》:“晉陽龍飛云,關(guān)洛萬里即日平?!比郑合惹貢r戎人的一支。詩中指突厥。據(jù)《舊唐書·高祖本紀(jì)》及《劉文靜傳》載,唐高祖李淵在太原起兵反隋,自為手啟,卑辭厚禮。遣劉文靜使于突厥始畢可汗,令率兵相應(yīng)。劉文靜對始畢說:“愿與可汗兵馬同入京師,人眾土地入唐公,財帛金寶入突厥?!笔籍叴笙?,出兵二千騎,獻馬千匹。
          ②“親出”二句:唐太宗能親自出渭橋與頡利約盟,后又擒獲頡利,他真的不愧是位英雄。頡利:dōng突(版 權(quán)所 有 e wen y a n. co m 易文言 網(wǎng))厥可汗。武德九年(626年)八月,頡利引兵南下,至渭水便橋之北。唐太宗輕騎獨出,與頡利盟于便橋之上,突厥軍始退。貞觀四年(630年),唐軍出塞,大破突厥軍,俘頡利至長安?!杜f唐書·李靖傳》載:“太宗初聞靖擒頡利,大悅,謂侍臣曰:‘朕聞主憂臣辱,主辱臣死。往者國家草創(chuàng),太上皇以百姓之故,稱臣于突厥,朕未嘗不痛心疾首,志滅匈奴,坐不安席,食不甘味。今者暫動偏師,無往不捷,單于款塞,恥其雪乎!’”太宗平定突厥,被尊為“天可汗”。此首歌頌唐太宗平定突厥的功績。
          十七
          【原文】
          南海商船來大食,西京祆寺建波斯。①
          遠人盡有如歸樂,知是唐家全盛時。②
          【注釋】
          ①“南?!倍洌耗虾I系纳檀瑏碜源笫硣?,波斯人在西京建起了祆寺。大食:古國名。即阿拉伯帝國。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大食哈里發(fā)遣使來朝貢?!杜f唐書·西戎傳》載,大食國在“長安中,遣使獻良馬。景云二年,又獻方物。開元初,遣使來朝,進馬及寶鈿帶等方物”。大食商人多居于廣州和揚州,廣州設(shè)有蕃坊,以供居住。西京:即長安。唐以洛陽為東都,長安為西都。祆(xiān)寺:祆教祭祀火神的寺院。祆教,即拜火教。宋姚寬《西溪叢語》卷上:“唐貞觀五年,有傳法穆護何祿將祆教詣闕聞奏。敕令長安崇化坊立祆寺,號大秦寺,又名波斯寺?!贝送?,長安布政坊、醴泉坊、普寧坊、靖恭坊均建有祆寺。波斯:古國名。即今伊朗。
          ②“遠人”二句:令遠方來的人都有賓至如歸之樂,這才是唐朝的全盛時期啊。如歸:《左傳·襄公三十一年》載,晉文公為盟主時,修平道路,裝飾宮室,隸人百官皆以本職接待賓客,“賓至如歸,無寧菑患,不畏寇盜,而亦不患燥濕?!贝耸讓懱拼r的對外交流活動。
          十八
          【原文】
          五國風(fēng)霜慘不支,崖山波浪浩無涯。①
          當(dāng)年國勢陵遲甚,爭怪諸賢說攘夷。②
          【注釋】
          ①“五國”二句:徽、欽二帝在五國城中飽經(jīng)風(fēng)霜,慘不可支。崖山下浩蕩無邊的波浪覆滅了南宋小朝廷。五國:五國城。宋徽宗、欽宗被金人俘后,囚死于五國城(即今黑龍江呼蘭縣)頭。崖山:在今廣東新會縣南。南宋祥興二年(1279年),宋軍為元軍戰(zhàn)敗,陸秀夫背負宋帝沉海于此。
          ②“當(dāng)年”二句:當(dāng)年宋朝的國勢已衰頹之極了,難怪那些學(xué)者要提出攘夷的高論了。陵遲:衰頹、沒落。攘夷:抗拒異族入侵。《公羊傳·僖公四年》:“桓公救中國而攘夷狄?!焙笫缹W(xué)者,當(dāng)外患日深時每重申攘夷之說?!峨[居通議·文章八》謂宋朝的道學(xué)家“方且雍雍然,峨峨然,交誦致知格物之微言,深贊攘夷復(fù)土之偉畫”。此首詠北宋、南宋國勢的衰微。
          十九
          【原文】
          黑水金山啟伯圖,長驅(qū)遠摭世間無。①
          至今碧眼黃須客,猶自驚魂說拔都。②
          【注釋】
          ①“黑水”二句:蒙古人在黑水金山之間開創(chuàng)宏偉的霸業(yè),他們發(fā)動遠征,長驅(qū)直入,世間所無。黑水:古河名。即黑龍江。金山:即按臺山。漢稱金微山。即今阿爾泰山。伯(bà)圖:霸圖。稱霸的雄圖。遠:遠征。
          ②“至今”二句:直到今天那些碧眼黃須的西方人,談起拔都來還是驚魂不定。拔都(1208—1255):成吉思汗之孫。1236年,拔都為諸王之長,率軍西征。蹂躪整個東歐,兵鋒至今匈牙利、南斯拉夫一帶。此首寫蒙古西征的霸業(yè)。
          二十
          【原文】
          東海人奴蓋世雄,卷舒八道勢如風(fēng)。①
          碧蹄倘得擒渠反,大壑何由起蟄龍。②
          【注釋】
          ①“東?!倍洌耗俏辉跂|海曾為家奴的豐臣秀吉,實在是蓋世英雄,他在朝鮮國土上縱橫馳騁,勢似飄風(fēng)。東海:日本位于東海之濱,因以指日本。人奴:奴仆。詩中指豐臣秀吉(1537—1598)。日本戰(zhàn)國末期封建領(lǐng)主。他青年時曾為織田信長的從仆,稱木下藤吉郎。屢立戰(zhàn)功,成為信長麾下大將。后相繼征服各地領(lǐng)主。統(tǒng)一日本。卷舒:猶屈伸、進退。八道:指朝鮮。朝鮮全國分為三都、八道。《明史·朝鮮傳》:“倭遂犯全慶,逼王京。王京為朝鮮八道之中?!卑说?,即京畿道、平安道、黃海道、江原道、慶尚道、全羅道、忠清道、咸鏡道。
          ②“碧蹄”二句:當(dāng)日李如松若在碧蹄館中擒他回來,那么在大海中蟄伏的巨龍就無由興起了。碧蹄:碧蹄館。朝鮮地名。《明史·日本傳》載,豐臣秀吉發(fā)動侵朝戰(zhàn)爭,連陷釜山、漢城、平壤。中國派名將李如松為提督率兵援朝。萬歷二十一年(1593年),“如松師大捷于平壤,朝鮮所失四道并復(fù)。如松乘勝趨碧蹄館,敗而退師?!贝筵郑捍蠛?。蟄龍:指日本。兩句說,豐臣秀吉若被擒獲,日本就不能興起。按,豐臣秀吉在侵朝之前,已基本完成日本全國統(tǒng)一大業(yè),并建立了新的封建體制,推行新政策獎勵新興工商業(yè)。此首寫日本戰(zhàn)國末期武將豐臣秀吉的侵朝活動。

          2022高考備考攻略

          高考資訊推薦

          文言文

          文言文頻道為你提供文言文翻譯,文言文大全,文言文閱讀,文言文 ... [進入專欄]

          報考信息

          動態(tài)簡章計劃錄取分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