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關(guān)鍵詞】
詩詞名句,寫景,四季,秋天
【名句】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出處】
宋范仲淹《漁家傲秋思》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譯注】
秋天到了,西北邊塞的風光和江南不同。大雁又飛回衡陽了,一點也沒有停留之意。
【說明】
宋仁宗朝,西夏是侵擾中原的強大敵人。宋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至慶歷三年(公元1043年)間,范仲淹任陜西經(jīng)略副使兼延州知州,在邊城的防御上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朝廷腐敗,敗多勝少,只能堅守以穩(wěn)定大局。這首題為“秋思”的《漁家傲》就是他身處軍中的感懷之作。
詞的上片描繪邊地的荒涼景象,下片寫戍邊戰(zhàn)士厭戰(zhàn)思歸的心情。這首詞變低沉婉轉(zhuǎn)之調(diào)而為慷慨雄放之聲,把有關(guān)國家、社會的重大問題反映到詞里,可謂大手筆。從詞史上說,此詞沉雄開闊的意境和蒼涼悲壯的氣概,對蘇軾、辛棄疾等也有影響。
【賞析】
“塞下秋來風景異”首句點明時間、地點。當時延州為西北邊地,是防止西夏進攻的軍事重鎮(zhèn),故稱“塞下”?!帮L景異”概括地寫出了延州秋季和內(nèi)地大不相同的風光,并引出下句“衡陽雁去無留意”。古人相傳,北雁南飛,到衡陽而止。西北邊疆氣候寒冷,一到秋天,寒風蕭瑟,滿目荒涼,大雁此時南飛,毫無留戀之意?!盁o留意”是詞人情感的聚集點,表面上是寫雁,實際是寫人。連大雁都不愿在這兒呆下去了,更何況人呢??墒牵娙擞斜<倚l(wèi)國的職責,在戀家與報國的矛盾中,只能選擇報國,即使邊塞“風景異”,即使連大雁都“無留意”。
更多名師名句請關(guān)注“詩詞網(wǎng)”的“名師名句”欄目。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