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安萬善吹篳篥歌
李頎
南山截竹為篳篥,此樂本自龜茲①出。
流傳漢地曲轉奇,涼州胡人為我吹。
傍鄰聞者多嘆息,遠客思鄉(xiāng)皆淚垂。
世人解聽不解賞,長飚②風中自來往。
枯桑老柏寒颼遛,九雛鳴鳳亂啾啾。
龍吟虎嘯一時發(fā),萬籟百泉相與秋。
忽然更作漁陽摻③,黃云蕭條白日暗。
變調如聞楊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
歲夜高堂列明燭,美酒一杯聲一曲。
李頎:(690?- 751?),趙郡(今 河北趙縣)人,長期 居潁水之陰的東川別業(yè)(在今河南登封)。偶爾出游東西兩京, 結交當代文士。開元二十三年進士及第,不久任新鄉(xiāng)尉。經五次考績,未得遷調, 因辭官歸東川。其詩以邊塞詩著稱,可與 高適、岑參、王昌齡等相頡頏;描寫音樂的詩篇,亦具特色。 他在唐代詩壇地位頗高。
【注釋】
①龜茲:今新疆庫車縣。
②長飚:喻樂聲的急驟。
③漁陽摻:曲調名。
【評析】
這首詩是寫聽了胡人樂師安萬善吹奏?篥,稱贊他高超的演技,同時寫?篥之聲凄清,聞者悲涼。前六句先敘?篥的來源及其聲音的凄涼;中間十句寫其聲多變,為春為秋,如鳳鳴如龍吟。末兩句寫作者身處異鄉(xiāng),時值除夕,聞此尤感孤寂凄苦。詩在描摹音樂時,不級以鳥獸樹木之聲作比,同時采用通感手法,以“黃云蔽日”“繁花照眼”來比喻音樂的陰沉和明快,比前一首更有獨到之處。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