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分的最高分都是100分,但是最低分不同省份是不一樣的,例如北京新高考賦分采用5等21級制,每個等級比例不同,等級分差為3分。最高等級A1賦分100分,最低等級E賦分40分。最高分和最低分之間相差60分。
賦分的最高分都是100分,但是最低分不同省份是不一樣的。
北京新高考賦分采用5等21級制,每個等級比例不同,等級分差為3分。最高等級A1賦分100分,最低等級E賦分40分。最高分和最低分之間相差60分。廣東省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每科卷面分為100分。等級分計算以30分作為等級分的賦分起點,滿分值為100,一分一檔。
等級賦分能夠較好解決學科之間分數(shù)不等值、學生選考科目分數(shù)不能直接相加參加高校招生錄取的問題。如果以原始分呈現(xiàn)考試成績,會帶來學科間不公平問題;等級呈現(xiàn)方式則使得不同學科考生因等級劃分而保持了成績相對均衡,學科間試題難易差異等不公平因素可以被較好消除,使得不同科目之間成績可以相加。
1、原始分是指卷面分,試卷批閱出來是多少分原始分就是多少分。賦分指的是將所有考生的成績劃分成不同等級,處于不同的等級就被賦予不同的分數(shù)。賦分制是將所有選擇該門科目的學生的原始分進行排名,然后按照排名的百分比來計算分數(shù),然后得出的分數(shù)就是賦分。
2、按照新高考規(guī)定,高考再選科目成績以等級賦分轉(zhuǎn)換后的等級成績呈現(xiàn)。等級賦分以30分作為賦分起點,滿分為100分。將考生每門再選科目考試的原始成績從高到低劃定為A、B、C、D、E五等,各等級人數(shù)所占比例分別為15%、35%、35%、13%和2%。轉(zhuǎn)換基數(shù)為實際參加該再選科目考試并取得有效成績的人數(shù)。
賦分制跟原始計分方式最大的區(qū)別就在于側(cè)重點不一樣,原始成績是根據(jù)分數(shù)說話,但賦分制則沒這么簡單。賦分制是根據(jù)這個原始成績的高低重新核算分數(shù),把不同科目之間試卷難易度帶來的差距抹平了。這么做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文理不分科了。
賦分制可以更準確明顯的還原每個考生在所有考生中的真實排名,而不是單純的用分數(shù)說話,這樣更公平的同時,也更方便考生判斷自己能被哪些高校錄取。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