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訪,顧名思義就是家庭訪問的含義。這是一種老師對個別家庭進行教育指導或者了解學生在家實際情況的有效方式之一。下面整理了一些家長和老師的溝通技巧,希望能夠幫到各位家長。
一、了解老師家訪的目的
老師一般家訪是為了解孩子的實際家庭情況,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次家訪,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以便了解學生在家的學習、生活情況,使教師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教育。但也可能是孩子在學校犯了什么錯誤,或是做了什么好事。不管目的是什么,只要是為了孩子好,家長都要積極的配合老師。
二、了解最需要溝通的事
有時候家長想要和老師溝通,但是不知道應該問老師什么問題。所以在溝通前,家長要做的是先了解自己最需要溝通的事。比如:孩子的學習內容、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孩子在校的安全問題等等。最好不要問我家孩子最近表現怎么樣?因為面太廣,老師可能說不到重點。因此家訪的時候,家長的問題,應該更有針對性。
三、溝通要陳述事實
坦誠的溝通,我們就能很容易地跟老師達成教育孩子的共識,從而更好地幫助孩子成長。家訪時,家長可以嘗試一下的方式。首先,客觀地陳述孩子的情況,給老師提供詳細的信息,甚至可以準備一份問題列表;接著,向老師說出自己的想法,也請老師談談孩子的現狀,說說他的感受;最后,雙方共同研究問題,找出真正的原因,商量合作解決的辦法。
四、表達態(tài)度,支持老師的工作。
在和老師溝通時,一定要表達正確態(tài)度,讓老師無后顧之憂,可以放心地教書育人。相信老師工作的出發(fā)點都是為了孩子;其次,要發(fā)自內心地尊重老師,無論什么情況,都要做到冷靜對待;最后,要積極行動,大方自信地去見老師,用平等的態(tài)度跟老師交流。
1、推卸責任的話不要說
很多家長在老師家訪的時候,會對老師說,“孩子以后就交給您了,您該說說、該罵罵,我們都交給你了。”或是“孩子平時都是爺爺奶奶帶的,我們不太了解!”等推卸責任的話。對老師說這種話雖然有表達對老師信任的意思,但也可能讓老師感覺到家長對孩子的不負責態(tài)度。
2、平時工作忙的話不要說
不要在老師家訪的時候和老師說“工作有多忙多忙,以至于孩子需要老師多費神或是家長會、運動會等學校集體活動要缺席,希望老師多體諒”這樣的話。家長工作忙,老師工作也忙?。≡倜?,也要重視孩子的學習和教育。
3、不要過分稱贊或批判孩子
在老師家訪的過程中,不要過分稱贊或批判孩子,比如說,我們家孩子比較懂事、聰慧或是孩子比較調皮,不省心,什么都不會之類的話。這樣過分夸張的介紹會誤導老師對孩子的印象,這樣會對老師和孩子的校園生活產生很大的影響。與其這樣不如客觀、真實的介紹孩子的情況,這樣反而會更好!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