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
當前正處于一個”信息碎片化”時代。閱讀各種各樣的碎片信息,成了很多人的日常行為,而傳統(tǒng)意義上的整本書閱讀,似乎日漸淡出他們的生活。關于讀書,古有三日不讀書,便覺語言無味,面目可憎”的勸讀良言,今有”一個人的精神發(fā)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的讀書吶喊,而西方也有”讀一本好書,就是與許多高尚的人談話” 的傳世箴言。
??秺^斗》舉辦”畢業(yè)寄語”征稿活動。請結合上述材料,并聯(lián)系自己讀過的一本書寫一篇文章,向高一高二的學弟學妹們,談談你的感受與思考。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題解析】: 材料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指出“信息碎片化”時代下,整本書閱讀狀況堪憂;第二層引用古今中外的三則讀書名言,強調(diào)了讀書(讀整本書)的重要價值。綜合來看,材料重在突出“整本書”這一讀書問題,而不是泛指一般的閱讀或讀書問題。
題目設置了寫作情境,具體來說,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求寫征稿文章,沒有明確的文體要求,可以是敘述性為主的,也可以是議論性為主的。
2、寫作身份是高三畢業(yè)生;寫作對象是高一高二的學弟學妹們;寫作使用場景是??秺^斗》征集的“畢業(yè)寄語”;寫作內(nèi)容要求結合第一段材料內(nèi)容,不能完全脫離材料,重在寫出考生的“感受與思考”,可以談一本書內(nèi)容的啟示,也可以談閱讀一本書的過程與方法的啟示;但必須聯(lián)系自己閱讀的一本書而非一篇文章,作文中必須出現(xiàn)具體的書名,書籍內(nèi)容應當積極向上,可以提及多本書,但必須以一本書為主。
【佳作賞析】:一本大書伴終生
“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視線里”,一本好書,一本大書,確實能守望人的一生,使人激揚前行,為奮斗賦能,為勇氣加持。
人們無時無刻不在閱讀,儼然有古人閱讀的“三上”(馬上、枕上、廁上)遺風。但今天的全民閱讀,大多是偏消遣式的碎片化閱讀,與正襟危坐的學場少有兼容。碎片閱讀,切割了時間,也消解了深度學習、思考的氛圍。而作為學生的我們,則處在碎片閱讀和應試閱讀的雙重夾擊下,那種沉心靜氣、修身養(yǎng)性的閱讀,已和我們漸行漸遠。
半部《論語》治天下,一本大書伴人生。人生是需要扎實地讀幾本大書,來安身立命。在此,我就自己回歸傳統(tǒng)閱讀的感受,與高一高二的學弟學妹們做一點分享、交流。
整本書閱讀,確實耗費時間和精力,但里面或有生命的黃金,一輩子的礦藏,以及我們走過的和即將要走的路。我建議各位學弟學妹,抽出寶貴的課余閱讀時間,讀讀路遙的《平凡的世界》。這是一本真正的大書,百萬字的篇幅,堪稱“大部頭”,為無數(shù)讀者點亮明燈,映照出“大寫的人”。我讀這本書,眼睛一次次被淚水打濕,而內(nèi)心則逐漸地變得清明。
《平凡的世界》教會我,只有閱讀,才可以像孫少平那樣,雖然沒有月光,但內(nèi)心依然皎潔;只有閱讀,才能超拔流俗,從單調(diào)瑣屑的“一地雞毛”中詩意地棲居;只有閱讀,才會擁有平凡而不簡單的世界。
或許你會發(fā)問:作業(yè)都寫不完,哪來時間讀百萬字巨著?其實,可以利用碎片的時間,來讀完整的一本書。我讀《平凡的世界》就利用了很多個周末加很多節(jié)自主閱讀課。此外,少刷一道高考題,少做一次低質(zhì)量作業(yè),少寫一篇湊字的周記,把時間交還給潛心的閱讀,讀一本大書、好書,有何不可?
學弟學妹們,卓犖全憑弱冠爭。我們即將畢業(yè),而你們完全可以利用好中學時光,透徹地讀幾本大書,來打下“精神的底子”。正因為如此,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多次贈書并寄語莘莘學子,要讀整本書,讀大書,從《萬古山河》到《南渡北歸》到《鄉(xiāng)土中國》,尤其是在碎片化閱讀時代,讀大書,就是為了對抗浮躁,磨礪心性,涵養(yǎng)人格。
讓我們重溫史上最溫暖的閱讀場景:凌晨四點半,哈佛學子都在讀著厚厚的大部頭著作。徹夜燈火,書卷多情。這里是電腦、手機的故鄉(xiāng),卻最決絕地放逐了碎片閱讀;最現(xiàn)代的國度,卻有著最古典、最傳統(tǒng)的閱讀。
學弟學妹們,讓我們回歸傳統(tǒng)閱讀吧!讓風吹動書頁的呢喃,成為世間最動人的天籟。讓這滿頁的墨香,浸染我們厚實的來年。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