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密★啟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天津卷)
語文
本試卷分為第I卷(選擇題)和第Ⅱ卷兩部分,共150分,考試用時150分鐘。第1卷1至6頁,第Ⅱ卷7至12頁。
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號填寫在答題卡上,并在規(guī)定位置粘貼考試用條形碼。答卷時,考生務必將答案涂寫在答題卡上,答在試卷上的無效??荚嚱Y(jié)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試順利!
第I卷
注意事項:
1.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
2.本卷共12小題,每小題3分,共3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2題。
在寒冷的極區(qū),人們舉目瞭望,常??吹轿骞馐⑶ё税賾B(tài)的極光。天暮上,群星閃爍,靜靜地俯瞰著黑魆魆的地面。突然,在大熊星座中___________出一縷彩虹般的神奇光帶,如煙似霧,搖曳不定,最后化成一個碩大無比的光環(huán),縈統(tǒng)在北斗星的周圍,宛如皓月當空,向大地傾泄下一片光華。極光形狀各異,世界上簡直找不出兩個一模一樣的極光形體。極光運動所造成的________的瑰麗景象,時動時靜,變換莫測,是大自然這個魔法師,以蒼穹為舞臺上演的一出光的活劇。更令人嘆為觀止的還有極光的色彩,早已不能用五顏六色去描繪。其本色不外乎紅、綠、紫、藍、白、黃,可是大自然這一超級畫家用___________的手法,將隱顯明暗組合起來,一下子就變成了神奇的萬花筒。
1.文中加點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
A.瞭(liáo)望 天暮(mù) 俯瞰(kàn)
B.黑魆(xū)魆 搖曳(yè) 縈(yíng)繞
C.皓(hào)月 傾泄(xiè) 一模(mó)一樣
D.瑰(guī)麗 變換(huàn)莫測 蒼穹(qióng)
2.依次填入文中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唤M是( )
A.飄灑 瞬息萬變 出神入化
B.散落 瞬息萬變 鬼斧神工
C.散落 浩如煙海 出神入化
D.飄灑 浩如煙海 鬼斧神工
3.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在游客文化體驗、特色旅游活動需求日益明顯的背景下,利用科技創(chuàng)新對外宣傳、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內(nèi)涵,擴大我市旅游業(yè)的吸引力與知名度。
B.全球2000多位科學家經(jīng)過跨國的聯(lián)合攻關(guān)和數(shù)年的不懈努力,人類史上首張清晰的超級黑洞照片終于在今年面,員起廣泛關(guān)注。
C.“高雅藝術(shù)進校園”活動旨在提高學生們的審美素養(yǎng)為目的,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文化觀,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提升校園文化品位,優(yōu)化育人環(huán)境。
D.琳瑯滿目的遠古海洋生物化石、承載“海上絲綢之路”輝煌的“宋元福船”復原模型等珍寶,將在坐落于天津的國家海洋博物館集中展示。
4.為紀念五四運動一百周年,某中學文學社團準備舉辦以某位作家為專題的展覽。以下是該展覽的版塊標題:①家道中落國勢危 ②別求新聲于異邦 ③橫眉冷對千夫指 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 ⑤萬眾同仰“民族魂”
下列語句也可以作為該展覽版塊標題的一項是( )
A.風凰涅槃,女神再生 B.流亡南洋,堅持抗日
C.我以我血薦軒轅 D.當年海上驚雷雨
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7題。
“資源”這一概念,可以有狹義和廣義兩種理解。狹義的資源是指人類生產(chǎn)活動所需要的、在自然界存在的物質(zhì)(材料)和動力的天然來源。廣義的資源,則是指人類用來幫助從事一定活動、以達到一定目的的一切要素和有利條件的總和,簡單地說,資源就是人類活動所必需的一切東西。從形態(tài)上看,人類資源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可以貯存、節(jié)約的資源,如資金、材料、能源等;另一類是不可貯存、節(jié)約的資源,如時間、注意力、記憶力、思維能力等。在信息社會中,正確認知注意力資源,具有重要意義。
為什么說注意力是一種資源呢?人類活動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它的定向性,即有意識、有計劃地達到一定的目的。人類活動的定向性,要求人在活動過程中,必須使自己的意志服從這個過程的目標。人的定向活動是由提出的任何或某種活動計劃來組織的,而要完成這種組織活動,一個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就是注意力。所以,注意是人的活動的基本特征,是人的有目的活動和定向探索活動的前提,是人的活動達到既定目標的必要條件;注意力決定任務完成的效率和成果的質(zhì)量,是人類活動不可缺少的一種要素,
是一種重要的資源。
人的心理過程的一個最基本特征是它的選擇性和指向性。當我們的心理活動指向和集中于一定事物時,就是注意。注意和認識過程分不開,它是一切認識過程的開端。雖然注意不是一種獨立的認識活動,但它表現(xiàn)在認識過程(知覺、記憶、思維等)的內(nèi)部而與這些過程不可分離,在人的一切活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它對人的各種心理過程和操作活動均有調(diào)節(jié)作用。注意力表現(xiàn)了人的心理過程進行的動力特征,是人的個性品質(zhì)和能力結(jié)構(gòu)的重要國素。沒有高度發(fā)展的往意力,就不能有效地從事各種活動,就不能從事長時間的復雜的思維活動。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人的注意力是一種非常有限的心理資源。人的主要精力每次只能執(zhí)行一種主要的任務。當大量的信息進入感覺記憶,若不加以注意,很快就會喪失。國此,注意在為進一步加工而選擇感覺信息方面,是起著重要作用的。信息資源具有可替代性、可分享性,而注意力作為資源是不可替代、不可分享的。今天,人們要學會合理有效地分配并使用注意力。
(節(jié)選自李志昌《信息資源和注意力資源的關(guān)系》,有刪改)
5.下列表述,與本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項是( )
A.資源包括材料、能源、時間、信息、注意力等,有狹義、廣義之分,有的可以貯存、節(jié)約,有的不能貯存、節(jié)約。
B.心理活動指向和集中于某一事物時就是注意,注意是認識過程的開端,對人的各種心理過程和操作活動均有調(diào)節(jié)作用。
C.注意力決定任務完成的效率和成果的質(zhì)量,體現(xiàn)了人的個性品質(zhì)和能力結(jié)構(gòu),是一種不可或缺的心理因素。
D.在情況多變、競爭激烈、信息爆炸的時代,人們從事各種活動,尤其從事各種思維活動,必須擁有高度發(fā)展的注意力。
6.下列語句的含義,不能體現(xiàn)“注意力”重要性的一項是( )
A.右手畫圓,左手畫方,不能兩成。
B.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C.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
D.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7.下面推斷與本文觀點相符的一項是( )
A.注意力是一種非常有限的心理資源,不可替代,不可分享,因此可以和物質(zhì)、能量等資源相提并論,等同看待。
B.信息是一種重要資源,注意力也是一種重要資源。在任何時候,人的注意力都是一種稀缺資源。
C.從注意力資源稀缺的角度看,在某些次要的或無關(guān)的方面,“信息閉塞”排除了一些無謂的干擾,可能也是有好處的。
D.合理、有效地分配、使用注意力是成功的要素,不能合理使用注意力將會導致人一事無成。
三、(15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2題
衡州新學記[宋]張孝祥
先王之時,以學為政,學者致之出,政者學之施,學無異習,政無異術(shù)。自朝廷達之郡國,自郡國達乏天下,元元本本,靡有二事。故士不于學,則為奇言異行;政不于學,則無道揆法守。君臣上下,視吾之有學,猶農(nóng)之有田,朝斯夕斯,不耕不耘,則無所得食,而有卒歲之憂。些人倫所以明,教化所以成。道德一而風俗同,惟是故也。
后世之學,蓋盛于先王之時矣。居處之安,飲食之豐,訓約之嚴,先王之時未必有此;然學自為學政自為政群居玩歲自好者不過能通經(jīng)緝文以取科第既得之則昔之所習者旋以廢忘。一視薄書期會①之事,則曰:“我方為政,學于何有?”嗟夫!后世言治者常不敢望先王之時,其學與政之分與!
國家之學至矣,十室之邑有師弟子,州縣之吏以學名官,凡豈為是觀美而已?蓋欲還先王之舊,求政于學。顧卒未有以當上意者,則士大夫與學者之罪也。
衡之學曰石鼓書院云者,其來已久,中遷之城南,士不為便,而還其故,則自前教授②施君鼎。石鼓之學,據(jù)瀟、湘之會,挾山岳之勝。其遷也,新室屋未具。提點刑獄王君彥洪、提舉常平鄭君丙、知州事張君松,皆以乾道③乙酉至官下,于是方有兵事,三君任不同而責均,雖日不暇,然知夫?qū)W所以為政,兵其細也,則謂教授蘇君總龜,使遂葺之。居無何而學成,兵事亦已,環(huán)三君之巡屬,整整稱治。
夫兵之已而治之效,未必遽由是學也,而余獨表而出之,蓋樂夫三君識先王所以為學之意,于羽檄交馳之際,不敢忘學,學成而兵有功,治有績,則余安得不為之言,以勸夫為政而不知學者耶?凡衡之士,知三君之心,則居是學也,不專章句之務,而亦習夫他日所以為政;不但為科第之得,而思致君澤民之業(yè)。使政之與學復而為一,不惟三君之望如此,抑國家將于是而有獲與!
明年八月旦,歷陽張某記。
選自《于湖居士文集》)
[注]①期會:按規(guī)定的期限施行政令。②教授:學官名。 ③乾道:宋孝宗年號。
8.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元元本本 元:探索
B.后世言治者常不敢望先王之時 望:察看
C.顧卒未有以當上意者 當:符合
D.兵其細也 細:小事
9.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10.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最合理的一項是( )
A.然學自為學/政自為政/群居玩歲自好者/不過能通經(jīng)緝文/以取科第/既得之/則昔之/所習者旋以廢忘
B.然學自為學/政自為政/群居玩歲/自好者不過能通經(jīng)緝文/以取科第/既得之/則昔之所習者/旋以廢忘
C.然學自為學/政自為政/群居玩歲/自好者不過能通經(jīng)/緝文以取科第/既得之則昔之/所習者/旋以廢忘
D.然學自為學/政自為政/群居玩歲自好者/不過能通經(jīng)緝文/以取科第/既得之則昔之/所習者/旋以廢忘
11.以下六句話分編為四組,全都屬于作者贊賞的觀點或做法的一組是( )
①學無異習,政無異術(shù)
②君臣上下,視吾之有學,猶農(nóng)之有田
③我方為政,學于何有
④衡之學曰石鼓書院云者,其來已久
⑤夫兵之已而治之效,未必遽由是學也
⑥不專章句之務,而亦習夫他日所以為政
A.①②⑥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⑤
12.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 )
A.作者認為先王之時,學習是施政的基礎(chǔ),學政一體,緊密結(jié)合,君臣上下都重視學習,就像農(nóng)民重視耕耘一樣。
B.石鼓書院搬遷之初,新屋尚未建好,兵事又起,王彥洪、鄭丙、張松三位官員克服困難,為重新修建書
院做出了重要貢獻。
C.作者主張為學者不能把科第成功作為讀書的唯一目標,而應研習經(jīng)世致用之學,為官后施行有益于國計民生之政。
D.文章以駁論為主,采用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批評了后世學者獲取科第做官后廢忘所學、政學分裂的現(xiàn)象。
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天津卷)
語文
第Ⅱ卷
注意事項:
1.用黑色墨水的鋼筆或簽字筆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
2.本卷共10小題,共114分。
四、(23分)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此人倫所以明,教化所以成。(2分)
(2)則余安得不為之言,以勸夫為政而不知學者耶?(3分)
(3)不惟三君之望如此,抑國家將于是而有獲與!(3分)
14.閱讀下面這首詩,按要求作答。(9分)
通泉驛南去通泉縣十五里山水作① [唐]杜甫
溪行衣自濕,亭午氣始散。冬溫蚊蚋在,人遠鳧鴨亂。登頓生曾陰,欹傾出高岸。驛樓衰柳側(cè),縣郭輕煙畔。一川何綺麗,盡目窮壯觀。山色遠寂寞,江光夕滋漫。傷時愧孔父②,去國同王粲③。我生苦飄零,所歷有嗟嘆。
[注]①此詩作于公元762年通泉縣在今四川境內(nèi)。
②孔父即孔子。
③王粲,東漢末年詩人,曾為躲避戰(zhàn)亂離開長安,往荊州依附劉表。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3分)( )
A.“溪行衣自濕”一句側(cè)面描寫路上霧氣之濃重,“亭午氣始散”表明霧氣持續(xù)時間很長,直到正午才散。
B.詩人冬季出行,蚊蚋在飛舞,岸邊的野鴨被詩人的到來驚擾,亂入河中。一路行來,層云密布,山路崎嶇。
C.在觀覽通泉山水的途中,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空間的轉(zhuǎn)換,詩人所見景色呈現(xiàn)不同面貌,情感也產(chǎn)生了變化。
D.詩人借用孔子、王粲的典故寄托深沉情感,運用“登頓”“綺麗”等詞使詩歌音韻鏗鏘,全詩體現(xiàn)了“沉郁頓挫”的風格。
(2)“山色遠寂寞,江光夕滋漫”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2分)
(3)請指出全詩表達了詩人哪些情感。(4分)
15.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卒相與歡,_________________。(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2)涉江采芙蓉,______________。(《古詩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3)層巒聳翠,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閣序》)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枯松倒掛倚絕壁。(李白《蜀道難》)
(5)__________________,畫船聽雨眠。(韋莊《著薩蠻》)
(6)攜來百侶曾游,__________________。(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五、(21分)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題。
薩麗娃姐姐的春天 艾平
薩麗娃姐姐的春天在呼倫貝爾大草原。
冰雪將茫茫草原覆蓋,仿佛一片億萬年的大水晶,解析了太陽的光譜,遍地熠熠生輝。這就是草原的春天,明亮,寒冷,空曠,漫長。呼倫貝爾草原不知“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煙花三月下?lián)P州”為何物,沉寂始于十月、十一月,延至次年的五月,直到了六月才肯葳蕤。
呼倫貝爾在北緯53度到北緯47度之間,幾近凍土帶,一年只有不足一百天的無霜期,春、夏、秋三個季節(jié)便擠在這一百天里奔跑,每一種植物都是百米沖刺的運動員,奔跑著發(fā)芽,奔跑著開花,奔跑著打籽,奔跑著完成生命基因的使命。你若細看草原上的那些芍藥、萱草、百合、野玫瑰,就會發(fā)現(xiàn)它們都比內(nèi)地的同類開得弱小、開得簡單;那些毛發(fā)一樣附在原野上的草類,更是生得低矮碩壯,因為它們沒有時間拔高,必須快快成熟。乍暖還寒,草色遙看近卻無,呼倫貝爾的春天在殘雪中閃出,莞爾一笑,轉(zhuǎn)瞬即逝。一夜南風,醒來時百草猛然長高了半尺,草原煥然碧透千里,如深深的海洋,波動在陽光下,泛起綢緞般的華麗。花朵們忙了一夜,終于捯飭一新,佩戴著天上的彩霞和地上的雨露,跟著綠浪搖曳曼舞。游人醉入花叢,歡喜得忘乎所以,浪漫地比照遠方的場景,直把這草原夏日叫做草原的春天。他們不曾體驗,因此不懂,草原的春天是一場望眼欲穿的期盼,而最終讓你看到的卻永遠是結(jié)尾的那一瞬。
薩麗娃姐姐和大地一起記憶著春天。
草原的春天是婦女們含辛茹苦的季節(jié)。薩麗娃看見老祖母蹣跚在紛揚的春雪中,靴子艱難地從冰泥里拔出來,又踩下去,濕漉漉的蒙古袍大襟凍成硬邦邦的冰片,在冷風中咔咔作響;她看見太陽的手指伸過來,輕輕地梳攏老祖母的銀發(fā),落在那只暗紅的珊瑚耳環(huán)上,老祖母汗水淋漓的臉頰,布滿了歲月的光芒。小羊羔總是走在大野芳菲之前,一個接一個降生在冰碴密布的草地上,然后它們站起來,像潔白的云朵一樣繚繞著老祖母“咩……咩……”嚷著饑餓。
百代千年,游牧人家在春季里尋找朝陽的地方接羔,一輩輩把長生天的教誨變成了不可更改的習慣,留在了老祖母的銀發(fā)上。長生天不是傳說之中的老天爺,是萬物生存的法則,是必須敬畏的大自然。四月接羔,羊羔吃著母乳等待青草,青草和它們的乳牙一起長出來,它們開始奔跑,從此變成了原野的孩子,櫛風沐雨,爬冰臥雪,生命就這樣周而復始,生生不息。
老祖母的腰是在春天累彎腰的,老祖母的勸奶歌是在春天里傳給薩麗娃姐姐的。
“陶愛格……陶愛格……你的孩子在哭泣,你這當母親給它吃奶吧……”老祖母的勸奶歌升起來,回響環(huán)繞,哀婉之中,蒼穹附以和聲,母體般的溫暖籠罩草原,萬物生靈的母性開始蘇醒。母羊含淚站起身來,羊羔紛紛跪乳。飽食的羊羔肆意喧鬧嬉戲,潔白的云朵在陽光里打滾兒,然后撒開四蹄奔跑,進入季節(jié)的深處。
每年十月之后,老祖母把種公羊放進母羊群,母羊懷胎六個月,到次年四月或者五月分娩,完成一個春天的輪回。那前一年的接下的羊羔,由于僅僅吃過一個夏天的青草,骨頭還未堅硬,脂肪仍然豆腐般多汁,頭上卷曲的絨毛里才露出細小的犄角。老祖母仍然叫它們羔子,風雪夜里把它們放進蒙古包庇護,為了它們暖和,半夜起來給爐子加牛糞。薩麗娃姐姐依偎在老祖母的懷里說,好像羔子是你的親孫女。
后來薩麗娃姐姐戴著老祖母的紅珊瑚耳環(huán)離開了家。因為城里的暖氣和熱水,因為城里的漂亮和時尚,城里的樓房雖然很舒適,可那是租來的,不是家;薩麗娃姐姐思念阿媽的奶茶、阿爸的手把肉,好想好想騎上駿馬變成草原的風,好想好想放開嗓子變成蒙古包前奔流的河。薩麗娃姐姐總覺得老祖母的紅珊瑚耳環(huán)會說話,一天天在她耳邊說個不停,只是那些古老的話,就像飛來飛去的鳥,有點聽不懂,想留也留不下。
薩麗娃姐姐終于回到了日夜思念的故鄉(xiāng)。
枕著幽幽的草香,她看見了逝去已久的老祖母,聽清了老祖母在她耳邊說的話———河冰不開,天鵝不來;駿馬繞不過暴風雪,大雁甩不掉自己的影子……冬長夏短,誰也逆不過長生天的規(guī)矩……
薩麗娃姐姐站在草原的春天里,伸出一雙手,這手是潔白細致的;薩麗娃姐姐輕輕托出一只小羊羔,把母羊脫落的子宮慢慢送回腹腔內(nèi),這雙手浸染上羊水和血液,開始在寒風中皴裂,慢慢地,長生天的懷抱里回來了一個順其自然勞作的人;當這雙手終于被牛奶和油脂潤透,不再畏懼風霜雨雪的時候,薩麗娃姐姐的牧場已經(jīng)遠近聞名,她出售的羊,是實實在在吃過三次夏牧草、長了六個牙的肥腴的羊。薩麗娃姐姐有
了自己的廣告詞---養(yǎng)最有品質(zhì)的羊。
人們看見她家的牧場上蓋起了鋁合金的接羔棚圈,看到她家蒙古包后面停放著現(xiàn)代化的打草機,看到她家草場的高坡上安裝著一排排太陽能蓄電池。薩麗娃姐姐的故事像珍珠那般滾動在草原上,人們傳說著她那些有品質(zhì)的羊賣出了好價錢。當家家戶戶都像薩麗娃姐姐那樣牧養(yǎng)有品質(zhì)的羊,薩麗娃姐姐長長地出了一口氣,她終于把草原的春天從二月找了回來。
春天依然晚晚地來,快快地走,卻把希望和富足留在了呼倫貝爾草原上。薩麗娃姐姐唱的勸奶歌是老祖母在春天里傳下來的,草原人那如云的羊群和飛馳的駿馬是春天賜予的。是的,薩麗娃姐姐懂得這一點,在這個古老而嶄新的時代里成為聰明智慧的人。
薩麗娃姐姐的春天在呼倫貝爾草原上。
(選自2016年4月1日《文匯報》,有刪改)
16.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分析,不恰當?shù)膬身検?4分)( )
A.“草原的春天”貫穿全文,把呼倫貝爾大草原獨特的風光和薩麗娃姐姐的故事有機串連,是全文的線索。
B.呼倫貝爾草原春天短暫,氣候寒冷,條件艱苦,因此薩麗娃姐姐去了城里,這說明她對草原的情感與老祖母截然不同。
C.薩麗娃姐姐是草原新一代牧民的代表,她用自己的聰明智慧,借助現(xiàn)代科學技術(shù),把草原的花期提前到二月。
D.作者在記敘薩麗娃姐姐艱苦創(chuàng)業(yè),帶領(lǐng)其他牧民走上致富之路的同時,贊美了新時代給草原帶來的新面貌、新氣象、新希望。
E.作者運用多種修辭手法,生動描摹了大草原上生生不息的物與人;引用民歌民諺為文章增添了濃郁的民族風情。
17.請賞析文中畫線句子。(5分)
18.文中的老祖母是一個怎樣的形象?你認為這一形象對薩麗娃有什么影響?(6分)
19.文章的標題具有多重意蘊,請結(jié)合全文加以分析。(6分)
六、(10分)
20.下面這首詩曾獲某雜志主辦的征文大賽一等獎,請品讀該詩,說明獲獎理由。
要求:不少于3點理由,100字左右。(6分)
你還在我身旁 戴暢
瀑布的水逆流成上
蒲公英的種子成遠處飄回,聚成傘的模樣!
太陽從西方升起,落向東方!
子彈退回槍膛
運動員回到起跑線上
我交回錄取通知書,忘了十年寒窗!
廚房里飄來飯菜的香!
你把我的卷子簽好名字
關(guān)掉電視,幫我把書包背上。
你還在我身旁!
21.某初中校就“喜歡的榜群類型”對本校學生進行了調(diào)查,請根據(jù)下圖的統(tǒng)計結(jié)果,就今后的榜樣教育向?qū)W校提兩條建議。要求:不能出現(xiàn)數(shù)字。(4分)
(改編自2019年4月11日《中國教育報》)
七、(60分)
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
不錯,目前的中國,固然是江山破碎,國弊民窮,但誰能斷言,中國沒有一個光明的前途呢?不,決不會的,我們相信,中國一定有個可贊美的光明前途。
---方志敏
國家是大家的。愛國是個個人的本分。
----陶行知
若能作一朵小小的浪花奔騰,呼嘯加入獻身者的滾滾洪流中推動人類歷史向前發(fā)展,我覺得這才是一
生中最值得驕做和自豪的事情。
---黃大年
以上材料觸發(fā)了你怎樣的思考和感悟?請據(jù)此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選角度,自擬標題;
②文體不限(詩歌除外),文體特征明顯;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襲,不得套。
天津卷答案解析
第Ⅰ卷
1.B
【解析】A項,瞭的正確讀音為 liào,“天暮”應改為“天幕”;C項,模 的正確讀音為mú,“傾泄”應改為“傾瀉”;D項,穹的正確讀音為 qióng,“變換莫測”應改為“變幻莫測”,故選擇B項。
2.A
【解析】飄灑:飄舞著落下來;散落:分散地向下落。瞬息萬變:形容極短的時間內(nèi)變化快而多;浩如煙海:形容文獻、資料等非常豐富。出神入化:形容技藝達到了絕妙的境界。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藝的精巧。分析文段含義,由原文“極光運動所造成的 的瑰麗景象,時動時靜......”可知,此處修飾的是景象,且變化多端,因此應用“瞬息萬變”,可排除C、D二項;由原文“可是大自然這一超級畫家用 的手法......”可知,是用來修飾手法的,而“鬼斧神工”是用來修飾建筑、雕塑等技藝的精巧,因此可篇排除B項,故選A項。
3.D
【解析】A項,“擴大......吸引力與知名度”搭配不當,“吸引力”應是“提高”,即改為“提高......吸引力和知名度”; B項,“全球2000多位科學家經(jīng)過......,人類史上首張......”結(jié)構(gòu)混亂,導致前后主語不一致,中途易轍,可以改為“經(jīng)過全球2000......努力”;C項,“旨在......為目的”結(jié)構(gòu)混亂,可改為“旨在......”或“以......為目的”。故選D項。
4.C
【解析】“我以我血薦軒轅”是魯迅先生的愛國誓言,符合題中五四愛國運動的主題。
5.D
【解析】“人們從事各種活動,尤其從事各種思維活動,必須擁有高度發(fā)展的注意力”中的“必須”過于絕對,故選D項。
6.B
【解析】“兼聽則明,偏聽則暗”的意思是聽取多方面意見,全面了解情況,就能明辨是非,做出正確判斷,如果只是盲目的聽從一方的意見,就有可能受到蒙蔽,無法明辨是非。與“注意力”沒有關(guān)系,故選B項。
7.C
【解析】A項,“因此可以和物質(zhì)、能量等資源相提并論,等同看待” 于文無據(jù),文中并沒有這樣說。B項,“在任何時候,人的注意力都是一種稀缺資源”錯,原文說的是“人的注意力是一種非常有限的心理資源。人的主要精力每次只能執(zhí)行一種主要的任務。當大量的信息進入感覺記憶,若不加以注意,很快就會喪失”。D項,“不能合理使用注意力將會導致人一事無成”過于絕對且于文無據(jù),原文僅說“人們要學會合理有效地分配并使用注意力”。
8.B
【解析】望:接近。
9.A
【解析】A項,都是連詞的用法,譯為“就”或不譯。B項,于,第一個是介詞,表示比較,相當于“比”,第二個于是助詞,用來湊足音節(jié)。C項,而,第一個表示因果關(guān)系,譯為“所以”,第二個表示轉(zhuǎn)折,譯為“但,但是”。D項,第一個以,連詞,表示結(jié)果,第二個表目的可譯成“來”,故選A 項。
10.B
【解析】“群居玩歲”譯為貪圖安逸,虛度歲月,句意完整,前后可斷,排除A,D項,“自好者不過能通經(jīng)緝文”句意完整,前后均可斷,可排除C項,故選B項。
11.A
【解析】此題主要考察作者的觀點,通讀全文,第一段作者就是圍繞“學無異習,政無異術(shù)”展開陳述,因此可以排除C,D兩項?!昂庵畬W曰石鼓書院云者,其來已久”僅是陳述衡州有個石鼓書院,并沒有表達作者的觀點,因此可排除B項,故選A項。
12.D
【解析】“采用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錯,文章僅用了正面論證的方法,并沒有使用反面事例。
第II卷
13.(1)這就是人倫得以明了,教化得以成功的原因。
(2)那么我怎能不替他們講出來,來勸導那些施政卻不知道學習的人呢?
(3)不只三位官員的愿望是這樣,或許國家也將從這里有所收獲吧!
【文言譯文】
先王在位是,把學作為政。學是致仕的出路,政是實踐學問的途徑。學習沒有其他途徑,施政沒有其他辦法。從朝廷下達到地方,從地方下達到天下,探索本源,沒有其他。所以士大夫不學習,言行就不正常;施政不從學問來,就沒有禮法可守。從皇帝到大臣,都覺得自己有學問,就像農(nóng)民有田地,從早到晚,不耕耘就沒有食物果腹,有性命之憂。這就是人倫得以明了,教化得以成功的原因。道德統(tǒng)一風俗就會統(tǒng)一,就是這個原因。
后世的學問,比先王在位時更勝一籌,居所商務的安定,食物的豐富,規(guī)矩的嚴格,先王在位時未必達到現(xiàn)在這個程度;可是學習就只為學習,施政就只為施政,貪圖安逸,虛度歲月,有點上進心的只不過能通曉些經(jīng)籍,只為了科舉考試,一旦得中做了官,以往所學的就全部忘在腦后了。一看到文書上需要按規(guī)定日期施行政令,就說:“我剛剛從政,哪里懂這些?”唉!后世人常說政策不如先王在位時好,就是學與政分家造成的。
國家重視學問也算到了極點,家家戶戶的孩子都請先生,州縣也以學問選拔官員,難道只為面子上好看?應該像先王在位時那樣,把學問和政令相結(jié)合。凡是下面的人沒有符合官家意思的,就是士大夫和學者的罪過了。
衡州有個石鼓書院,由來已久,中間曾遷到城南,因師生不方便,又遷回舊址,這之前的學官是施鼎。石鼓書院是瀟水湘江交匯之地,名山環(huán)繞。搬到那里,新房還沒有屋頂。提點刑獄官王彥洪、提舉常平官鄭丙、知州張松,都是孝宗乙酉年做官,當時正趕上戰(zhàn)事,他三人任職不同但責任相當,雖然每天忙個不停,但是知道學習是為了將來從政治國,軍事相比起來都是小事,因此叫學官蘇總龜馬上修葺。沒有住的地方怎能做學問,戰(zhàn)事結(jié)束后,看這三人治下的地區(qū),都說治理得很好。
戰(zhàn)事的結(jié)束和治理得成效,并不一定就是做學問的原因,我一定要把這件事情講出來,是很高興看到這三個人能理解先王所提倡的“做學問是為了什么”,在戰(zhàn)事期間也不忘記做學問,學問做好了,有軍功,有政績,那么我怎能不替他們講出來,來勸導那些施政卻不知道學習的人呢?衡州的學者們,得知了這三人的心意,就在這里學習。不在只鉆研章句的含義,而是為以后從政打下基礎(chǔ)。不再只為了登科做官,而是為了上報君恩下澤萬民,是學問和施政又統(tǒng)一起來,不只三位官員的愿望是這樣,或許國家也將從這里有所收獲吧!
次年八月初一,歷陽張某人草。
14.(1)B
[解析]“一路行來,烏云密布”錯,由原詩可知并沒有一路都是烏云密布。
(2)描繪了一幅山色蒼茫,空曠遠寂,夕照增輝,江水滿溢的寥落壯美的畫面。
[解析]通過“山色”“遠”“寂寞”可知寫的是山色蒼茫,空曠遠寂?!敖狻薄跋ψ搪睂懙氖墙⑾﹃?,共同構(gòu)成了一幅寥落壯美的景象。
(3)觀覽通泉山水的愉悅,生不逢時的苦悶,飄零他鄉(xiāng)的哀痛,對家國命運的憂慮。
[解析]全詩前六句都在寫通泉水的景色,從中可以看出作者在觀覽通泉水時是喜悅的。但后面二句,尤其是“我生苦飄零,所歷有嗟嘆”可看出作者生不逢時的感嘆,飄零他鄉(xiāng)的哀痛以及對國家命運的憂慮。
15.(1)刎頸之交 (2)蘭澤多芳草(3)上出重霄(4)連峰去天不盈尺(5)春水碧于天(6)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16.BC
[解析]B項,“這說明她對草原的情感與老祖母截然不同”錯,由原文“薩麗娃姐姐終于回到了日夜思念的故鄉(xiāng)”可知,薩麗娃姐姐也是熱愛草原的。C項,“借助現(xiàn)代科學技術(shù),把草原的花期提前到二月”錯,原文說的是“她終于把草原的春天從二月找了回來”。
17.運用了擬人、比喻、排比、夸張等修辭方法,突出呼倫貝爾草原無霜期短暫的特點,生動形象地描繪植物競相生長的情景,贊美大草原旺盛頑強的生命力。
[解析]分析畫線句可知運用了擬人、比喻、排比。夸張的修辭手法,通過這些修辭手法,考生可以感知到植物競相生長的情景,并且也能夠從中體會到雖然自然環(huán)境惡劣,但草原上的植物依然有著旺盛頑強的生命力??忌治龀鲂揶o手法,并且進一步分析這樣寫的目的,就可以賞析出這段話的深層含意。
18.形象:老祖母是一位勤勞、堅韌、慈愛、敬畏自然的傳統(tǒng)牧民形象。影響:老祖母傳授給薩麗娃養(yǎng)羊的技能,給薩麗娃的心靈打上了草原文化的烙印,召喚她回歸草原。老祖母優(yōu)秀的品質(zhì)對薩麗娃影響深遠,傳統(tǒng)美德得以傳承。
[解析] “薩麗娃看見老祖母蹣跚在紛揚的春雪中,靴子艱難地從冰泥里拔出來,又踩下去,濕漉漉的蒙古袍大襟凍成硬邦邦的冰片,在冷風中咔咔作響;她看見太陽的手指伸過來,輕輕地梳攏老祖母的銀發(fā),落在那只暗紅的珊瑚耳環(huán)上,老祖母汗水淋漓的臉頰,”通過這些描寫,可以看出老祖母的勤勞、堅韌、慈愛。從“一輩輩把長生天的教誨變成了不可更改的習慣,留在了老祖母的銀發(fā)上。長生天不是傳說之中的老天爺,是萬物生存的法則,是必須敬畏的大自然”可知,老祖母敬畏自然。而老祖母的這些性格也對薩麗娃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召喚了薩麗娃回歸草原,使傳統(tǒng)美德也傳承到了薩麗娃身上??忌鶕?jù)后文薩麗娃回到草原,并且將牧場培養(yǎng)的遠近聞名,可知是受老祖母的影響,因此對其進行總結(jié)即可。
19.呼倫貝爾草原的春天,不僅是羊羔生長期的春天,也是薩麗娃姐姐草原事業(yè)的春天,更是新一代年輕牧民未來生活的春天。
[解析]通讀全文可知,“薩麗娃姐姐的春天”有多重含意,文章開頭幾段一直是圍繞“呼倫貝爾的春天”因此可知題目也蘊含著這一層含意,后面又介紹羊羔的生長期也是春天,因此也有這一層含意,最后又寫薩麗娃姐姐將牧場做的遠近聞名,所以也是薩麗娃姐姐事業(yè)的春天,而薩麗娃姐姐又僅僅是草原牧民中年青一代中的一原,因此也象征著新一代年輕牧民未來生活的春天,考生通讀全文不難答出前面三點,最后一點考生深入思考也可答出。
20①用回溯的寫法,以各種不可能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來表達內(nèi)心的渴望;②精心選擇與母子關(guān)系相關(guān)聯(lián)的意象,來表現(xiàn)真摯的親情;③再現(xiàn)日常生活細節(jié),親切感人;④層層鋪墊,結(jié)尾點題,單句成節(jié),產(chǎn)生強烈的情感沖擊力。⑤詩行錯落有致,具有視覺美感。
[解析]該詩在運用了一個不可能的現(xiàn)象來引出自己內(nèi)心的渴望,之后又運用與父母相關(guān)的日?,F(xiàn)象讓我們感受到真摯的親情,層層鋪墊,畫面感強烈,可以讓讀者感受到很強烈的情感沖擊,除此之外,詩行錯落有致具有視覺美感。
21.①鼓勵學生以父母、師長、同學等身邊人為榜樣;②多宣傳英模勞模杰出人物的事跡;③對崇拜影視明星的學生要正面引導;④關(guān)注榜樣缺失的學生群體。
[解析]從圖中可以看出,首先,很多學生的榜樣類型是“父母、師長、同學”,因此學校應該鼓勵多多以父母、師長、同學為榜樣;其次,可以看出學生對英模勞模、科學家、政治界精英并沒有太多人崇拜,因此學校應該多多宣傳英模勞模、科學家、政治界精英等相關(guān)人物;接著,從圖中可看出學生以影視明星為榜樣的人也有很多,學校要對其進行正確引導;最后,對于沒有榜樣的人學校也應該給予跟多關(guān)注,讓他們能夠擁有一個榜樣,并且去為之努力??忌鶕?jù)圖片可得出上面信息,只要對其進行加工總結(jié)即可。
22.【解析】
【材料分析】這是一道典型的材料作文題,題目給出了三則材料。在材料中,方志敏、陶行知、黃大年分別表達了對祖國光明前途的堅定信念,個人對國家、民族的責任,為人類歷
史發(fā)展做貢獻的人生觀、價值觀。這道作文題目在樸素之中隱藏著深刻的含義,具有很好的導向作用,命題主題鮮明,啟迪考生引發(fā)愛國之情,并且會讓考生深刻思考個人與國家、民族、人類的關(guān)系。
該作文題主題指向非常明確,并且在立意方面可以從很多角度入手,因此寫作范圍非常廣泛??忌梢詮膶ψ鎳饷髑巴镜膱远ㄐ拍钸@一角度著手,可以從“小我”融入“大我”的使命擔當這一角度入手,還可以從愛國主義精神方面著手,等等。
參考立意:(1)堅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魂(2)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情懷
(3)做個愛國的人 (4)投身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理論素材】
(1)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2)做人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樣愛國?!獙O中山
(3)人民不僅有權(quán)愛國,而且愛國是個義務,是一種光榮?!焯亓?/p>
(4)長征勝利啟示我們: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沒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沒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撐,要取得長征勝利是不可想象的。 ——習近平
(5)形象地說,理想信念就是共產(chǎn)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 ——習近平
【事實素材】
(1)南宋英雄文天祥,兵敗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嚴辭拒絕了敵人的勸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親自來勸降,許以丞相之職,他毫不動搖,反而斬釘截鐵地說:“唯有以死報國,我一無所求?!?臨刑前,監(jiān)斬官湊近說:“文丞相,你現(xiàn)在改變主意,不但可免一死,還依然可當丞相?!蔽奶煜榕鹊溃骸八辣闼?,還說什么鬼話!”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概就義了,給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氣歌》。
(2)民族抗日英雄楊靖宇曾擔任“南滿抗日聯(lián)軍”司令,從1934年一直到1940年沙場獻身為止。在艱苦征戰(zhàn)的六年中,他身先士卒地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里打擊日寇。面對敵人的重兵圍剿,楊靖宇率部頑強戰(zhàn)斗。日酋對他又怕又恨,調(diào)集重兵圍困。有人勸楊靖宇投降,他斬釘截鐵地說:“不,我有我的信念?!弊詈?,彈盡糧絕,楊靖宇在打完最后一顆子彈后壯烈犧牲。敵人殘忍地用刺刀剖開他的肚子,楊靖宇肚里沒有一粒米,有的只是樹皮、草根和棉絮。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