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中國流傳一句話叫做:關公面前耍大刀。以此來形容那些自不量力的人,但是在三國時期,關公憑著手中的青龍偃月刀確實牛氣了一陣子,但是若說它無敵,恐怕是不能服眾的,不管名將還是沒名的將,他們都不信邪,他們一個個都抱著“誰說不能在關公面前耍大刀”的心態(tài)不但挑戰(zhàn)了關羽,而且還有5個將領取得了戰(zhàn)平的成績,這讓關二爺可真是沒面子。
第一:管亥。管亥是黃巾軍的一個重要統帥,此人的本事還是很了不起的,關羽在三國中也算是一流的猛將了,能在他手下走上十個回合以上的武將都是屈指可數的,但是管亥竟然和關羽大戰(zhàn)“數十回合”(《三國演義》原文的數據),這可是很了不起的。雖然最終管亥被關羽斬殺,但是這一戰(zhàn)也足以證明管亥的武力不俗。
第二:華雄。華雄,此人是董卓的一個部將,他的武力值一直比較神秘,當時聯合軍的多員將領都死于華雄的刀下,如果說其他的將領個人能力不怎么樣,那孫堅的部將祖茂總該不錯吧。祖茂從林中背后提刀殺出,本來想刀劈華雄,卻被華雄回身一刀劈死,足見華雄的個人武力很厲害。另外,在關羽斬華雄一節(jié),雖然關羽最后斬了華雄,但是并沒有給出具體的回合數,如果客觀以武力看,華雄絕對是關羽打了一陣,不可能被關羽一刀砍死。而所謂的溫酒也不過是一種比喻,不能當成確切計算時間的方式。
第三:紀靈。他是袁術手下最重要的將領,山東人,自古山東出好漢,也出猛將,所以紀靈的能力應該不錯。單看他使用50斤重的兵器也可見其不是酒囊飯袋,所以在劉備討伐袁術的時候,紀靈以三尖刀對戰(zhàn)關羽的青龍偃月刀,戰(zhàn)30回合,不分勝負。雖然紀靈提出歇息,但三十回合戰(zhàn)平關羽的成績仍然是不能小看的。
第四:夏侯惇。這位獨眼將軍,名聲顯赫,在曹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關于夏侯惇最出名的事,莫過于他被曹性射中眼睛,然后拔出箭頭,吞下自己的眼,驅馬沖過去殺掉曹性。既然如此血性,他怎么可能會怕關羽呢?所以兩人也發(fā)生了一場大戰(zhàn)。后來《新三國》對這一場戲進行了隆重的刻畫,關羽在千里走單騎的最后一站,被盲夏侯阻截。兩人大戰(zhàn),關羽慣常地發(fā)揮他那猛勁,對夏侯惇進行速戰(zhàn),但結果關羽并沒有很快干翻夏侯惇。
熟悉關羽戰(zhàn)法的都知道,他如果在十個回合之內不能干掉對方,那么這個對手就讓關羽有點費勁了,如果在五十回合還沒干掉對方,那么關羽就有了極大的壓力,倘若一百回合還沒干掉對方,那么關羽基本上遇到了勁敵,沒有什么希望干掉對方了。《新三國》給出的結果是夏侯惇和關羽暫時戰(zhàn)平,被張遼趕到攔開。那么如果兩人戰(zhàn)斗到底,結果卻是未知。關羽雖猛,但并不是對所有人都能手起刀落的。
第五:黃忠。關羽帶兵攻打長沙,與老將黃忠大戰(zhàn)了三場,但有效戰(zhàn)績實際只有一場,即第一場,兩人打了一百多回合,結果是戰(zhàn)平。第二場黃忠馬失前蹄,第三場關羽被黃忠箭射頭盔,都屬于無效戰(zhàn)績。所以關羽和黃忠的比拼是戰(zhàn)平。在黃忠這里,“關公面前耍大刀”這句話是行不通的,因為黃忠的大刀耍的一點也不比關羽差。
第六:龐德。他是馬騰手下唯一一個武力近似于馬超的猛將,作戰(zhàn)勇猛,勇冠三軍。后來馬騰的部隊交給馬超管理的時候,龐德又成為馬超手下武力最強的猛將。最后馬超投奔劉備,龐德投降曹操,又成為曹操手下的“可斷頭、不可奪志”的斷頭將軍。他的一生剛烈過人,生得勇猛,死得壯烈。
曹操派遣龐德與于禁一起增援樊城,與關羽軍對陣。一開始,關羽要出戰(zhàn)龐德,關羽之子關平認為父親是金貴之體,小小龐德,他就可以對付。所以關平出戰(zhàn)龐德,但是三十回合,不分勝負,關平就回來報告關羽。關羽聽說,更加心里惱火。于是親自來戰(zhàn),關羽舞刀殺龐德,龐德亦不懼,舞刀相迎,兩人你來我往大戰(zhàn)一百多個回合,竟然也是不分勝敗。兩軍都鳴金收軍,回到帳中關羽對關平說:“龐德刀法慣熟,真吾敵手?!币躁P羽之盛氣凌人,他輕易不會去稱贊別人,而這一句話足以說明龐德的武力之高??磥睚嫷略陉P公面前耍大刀,那是耍得一點問題也沒有。
第二天關羽覺得打不贏龐德,實在太丟面子,于是再戰(zhàn)龐德,但是戰(zhàn)50回合,還是不分勝負。龐德則撥馬而走,關羽就追趕。關羽認為龐德要使用拖刀計,按說關羽最擅長拖刀計,卻看不出龐德的拖刀計是作勢,并非真的?這多少有點說不過去,要么是關羽年老眼睛不好使,要么是關羽對拖刀計的造詣還沒有達到最高境界。所以關羽對龐德拖刀計的誤判,導致龐德一支暗箭射來的時候,關羽沒有任何躲避的時間,正好射中左胳膊。
按照《三國演義》的故事邏輯,關羽中箭后,龐德返回殺來,本要取關羽性命,卻不料聽到于禁的收兵號令。文中對此處給予的解釋是,于禁怕龐德斬了關羽領了頭功。這是后話,此處不論。
第七:徐晃。作為曹營猛將,他倒是沒有在關公面前耍大刀,但是掄起大斧大戰(zhàn)關羽,跟耍大刀就是一個意思了。說白了就是“關羽,我不懼你”。結果兩人大戰(zhàn)80多個回合,平局。
第八:潘璋。在東吳方面,這也是孫權非常賞識的一員猛將。不過雖然潘璋也是使刀的,但是潘璋的刀法顯然不如關羽,兩人戰(zhàn)了三個回合,潘璋就敗走了。
結語:這八人中,除了夏侯惇使槍、徐晃使斧、管亥使用兵器不詳外,其余五位,即龐德、黃忠、紀靈、華雄、潘璋都是使刀的。八人除了華雄、管亥被殺、潘璋被擊敗之后,其余五人都是不但敢在“關公面前耍大刀”,而且還和關羽打了個平手。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