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宋代|作者:蘇軾|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蕭蕭暮雨子規(guī)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
譯文
游玩蘄水的清泉寺,寺廟在蘭溪的旁邊,溪水向西流淌。山腳下剛生長出來的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間的沙路被雨水沖洗的一塵不染,傍晚,下起了小雨,布谷鳥的叫聲從松林中傳出。
誰說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時期? 門前的溪水還能向西邊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嘆時光的飛逝??!
注釋
蘄qí水:縣名,今湖北浠水縣。時與醫(yī)人龐安時(字安常)同游,見《東坡題跋》卷三《書清泉寺詞》。
浸:泡在水中。
瀟瀟:形容雨聲。(瀟瀟 一作:蕭蕭)
子規(guī):布谷鳥。
無再少:不能回到少年時代。
白發(fā):老年。
唱黃雞:感慨時光的流逝。因黃雞可以報曉,表示時光的流逝。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