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宋代|作者:蘇軾|
緱山仙子,高情云渺,不學癡牛女。風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欲去??烷对?,銀河微浪,尚帶天風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
無須用崔徽的畫圖去增添美色,你的美貌春雨般柔弱彩云般嬌媚,像碧水般秀美像青山般明麗,筷子頭一樣小的歌唇,蔥枝一樣纖纖細手,好一個嬌艷的美人。春妝整整齊齊水灑不著,身材修長亭亭玉立風兒一吹就會東歪西傾。從淺醉中剛剛醒來,孤單單沒有人相伴,深夜里涼意襲來,愁望天上牛郎織女雙星。
黃四娘在壚邊賣酒,一片青旗迎風飄展,一曲清歌玉潤珠圓。滴滴清露和著烏云般的黑發(fā),添上鮮花補上細柳,細細地梳洗打扮,沒有半點苦悶愁煩,請問作了怎樣的醉夢,請誰笑著相扶?又被纖纖玉手,攪著嘴上胡須。
注釋
⑴崔徽:唐代歌妓,很美麗,善畫自己的肖像送給戀人。休寫:不要畫。
⑵箸點:形容女子小嘴如筷子頭。
⑶卿卿:對戀人的昵稱。
⑷春妝:此指春日盛妝。
⑸雙星:指牛郎星、織女星。
⑹黃四娘:美女的泛稱。當壚:古時酒店壘土為臺,安放酒甕,賣酒人在土臺旁,叫當壚。
⑺青旗:指酒招子、酒幌子。
⑻驪珠:傳說中的珍珠,出自驪龍頷下。此處用以形容歌聲動人如珠圓玉潤。
⑼三生醉夢:指深深地進入沉醉的夢鄉(xiāng)。
⑽倩:請。
⑾春纖:女子細長的手指。
⑿吟須:新人的胡須。此作者自指。攪住吟須,指女子向作者索要贈詩。
這是一首送別詞,題為七夕,是寫與友人陳令舉在七夕夜分別之事。
上片落筆先寫陳令舉之風度,他高情云渺,如侯家人于緱氏山頭的王子晉在風簫聲聲的新月之夜,沒有望到家人,自己便飄然而去。與友人在七夕夜分別,詞人自然想到牛郎織女,但陳令舉不像他們那樣癡心于兒女之情。
下片想象友人乘坐的船只來到銀河之中,當他回到人間時,就挾帶著天上的天風海雨。接著他評價二人的友誼能夠相逢共一醉,那是前世有緣,當天風海雨飄飄散去之后,友人也將隨風飄去。
寫送別,一般人都會徒增傷感,而詞人卻是豪氣縱橫,馳騁想象,遨游天界銀河,如陸游所說“曲終覺天風海雨逼人”。一般寫七夕銀河,總是“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之類的柔情凄景,而詞人筆下那天風海雨之勢,正顯露了他不凡的氣魄與胸襟,這種逼人的天風海雨,便是他豪放詞風形象性的說明。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