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晁蓋為什么一定要死?是晁蓋不同意招安嗎?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解讀一下~
梁山三任寨主,分別是白衣秀士王倫、托塔天王晁蓋和呼保義宋江。這三人,其實最后結(jié)局都挺慘的,一個被殺死,一個被射死,一個被毒死,都是死于非命,沒有一個善終。不知道,這是不是因為梁山風水不好的原因,其實這是玩笑話,因為三人之死,各有原因。王倫是因為心胸狹隘,宋江則是因為被奸臣所害。
那么,晁蓋之死,是因為什么呢?
陰謀論說法很多,有人說他死于花榮之手,有人說他死于呼延灼之手,總之都是被宋江害死的。其實書中說得很清楚,晁蓋就是史文恭射死的。晁蓋死后,冤魂還纏住史文恭,讓盧俊義能成功活捉史文恭;他還在宋江病倒前,給宋江報信,讓他去找安道全。
晁蓋之所以會死,當然是作者的安排。問題是,為什么晁蓋必須死呢?他不能做寨主嗎?還是他有造反之意?
其實晁蓋沒有造反之意,他與宋江是一心的,宋江上山后也說過招安,晁蓋并沒有反對。后來,彭玘上山后,勸降凌振時,也說過“晁、宋二頭領,替天行道,招納豪杰,專等招安,與國家出力”。很明顯,晁蓋也是支持招安的。
其實,晁蓋之所以必須死,有兩方面原因。
其一,水滸第一男主角是宋江。
如果晁蓋不死,那宋江就永遠不能做寨主,不能領導好漢們南征北戰(zhàn)、報效國家了。這顯然不行,因為從宋元時期,宋江就已經(jīng)是水滸故事的男主角了。
這種情節(jié),也是繼承宋元以來的水滸故事?!洞笏涡瓦z事》中,宋江上梁山時,晁蓋已經(jīng)死了。晁蓋死后,吳用和盧俊義做了梁山大當家、二當家。宋江上山候,吳用、盧俊義退下來,讓宋江做了大當家。對了,《大宋宣和遺事》中,天書只有三十六人,晁蓋最末,而宋江不在其中,因為他比眾人要高級。
其二,晁蓋不適合做梁山寨主。
晁蓋做梁山寨主時,梁山還處于起步階段,雖然比二龍山、桃花山、白虎山、清風山、黃門山、飲馬川等山頭的勢力強,但也只是很小的差距,那時候梁山不過五七百人馬,十來個頭領而已。
梁山后來之所以能擴大規(guī)模,其實很多都是靠宋江。白龍廟英雄小聚義時,一大半的頭領,其實都是跟宋江的??赐暝闵踔習l(fā)現(xiàn),奔晁蓋而來的好漢,其實就最初的公孫勝、劉唐、三阮等人,后面基本都是宋江帶來的。
這個階段,晁蓋既沒有爭取像黃安那樣的朝廷軍官,也不能收攏像時遷那樣有能力的好漢。晁蓋剛聽說石秀和楊雄之事時,甚至要殺了兩人,原因無他,說他們偷雞摸狗,敗壞了梁山好漢的名聲。
其實,晁蓋那會兒也派人劫掠客商啊,與時遷等人有什么區(qū)別?
另外,打個不恰當?shù)谋确?,當時的梁山,就像是“開國”一樣,對于人才,應該不計較品德,而應該考慮能力。光有人品,沒有本事,有啥用?不過是個沒用的好人罷了。如果是治世,則需要考慮人品好的,其基礎還是要有能力。
就像魏征對李世民所言:開國之臣,但凡有一技之長,既可用之,可以不考慮其品德,而治世之臣,則要品才兼優(yōu)方可。
梁山還是擴張階段,不是治理階段,所以要選能人,不是好人。宋江就知道這一點,所以他能容納時遷、石秀等人。這是他與晁蓋的不同之處,所以,晁蓋必須死,由宋江接受梁山,這樣才能擴大勢力,與朝廷交戰(zhàn)、談判,才有資格接受招安。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