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霸先(503年—559年),字興國,小字法生,吳興(今浙江長興)長城下若里人,漢太丘長陳寔之后。通過平定“侯景之亂”,陳霸先漸漸控制了梁朝的政權,太平二年(557年)廢梁敬帝,自立為帝,建立大陳,是為陳武帝。稱帝后平叛之戰(zhàn)主要有三:平王僧辯余部之戰(zhàn)、平蕭勃之戰(zhàn)、平王琳之戰(zhàn)。霸先飲馬,揮師千里,亂舞群魔立克。侯景伏誅,翦除僧辨,民族除壓迫。身經百戰(zhàn),臨危受命,鼎立三分踐祚。澤華夏,英謀雄算,大公無我。以太平元年十月受禪,改元永定,在位三年,謚曰武皇帝,廟號高祖。養(yǎng)子陳蒨即位。
梁武帝天監(jiān)二年(503年)出生,陳霸先幼時家境已貧寒,卻好讀兵書,同時打魚練武,興趣廣泛。正史對他青少年時有這樣的評價:倜儻大度,志度弘遠,不理家產,“明達果斷,為當時所推服,”又稱陳霸先“及長,涉獵史籍,好讀兵書,明緯候、孤虛、遁甲之術,多武藝。”
初仕鄉(xiāng)為里司,后到建康為油庫吏,之后又為新喻侯蕭映(梁武帝侄子)傳教。蕭映很看重陳霸先,曾說:”此人方將遠大“。由于受到蕭映器重,蕭映任廣州刺史,授陳霸先為中直兵參軍,因陳霸先平亂有功,被提任為西江督護,很快又因平交州李賁之亂有功,封為交州司馬兼領武平太守(越南永福省永安市附近),后任振遠將軍、高要太守。梁武帝蕭衍曾命使臣將陳霸先畫像帶回,并授予直閣將軍一職,封號新安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