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金釧兒之死的文章,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快來看看吧!
金釧兒之死,是《紅樓夢》里的悲劇之一,相比較秦可卿死后的轟轟烈烈,她的死,無疑顯得冷清了許多,而在她死后,這三個人的表現(xiàn),更值得我們每一個紅樓愛好者深思。
第一:賈寶玉
金釧兒的悲劇,從一定程度上來說,皆因寶玉而起,若不是大中午的,他突然前來調戲,金釧兒也不會因此遭到王夫人的譴責,最終,被羞辱的攆出賈府。
面對盛怒之下的母親,賈寶玉選擇了退縮,許多的朋友,對于他這一種沒有擔當?shù)奶颖?,非常的不恥??傁M芄钠鹩職猓瑩踉诮疴A兒的面前,來拯救他,但顯然,我們高估了他的能力。他對父母的孝順,言聽計從,不可反駁,是封建社會下的森然禮儀決定的。
試看,賈政教訓寶玉,面對賈母的反應;試看,賈赦討要鴛鴦,最終被賈母折磨的反應;試看,因扇子事件,賈璉面對賈赦的毒打,他的反應;試看,清虛觀打醮,賈蓉面對賈珍的訓斥,他的反應。所以,我們應該理解賈寶玉,在那樣封建思想的熏陶下,他沒有這一種反抗的意識。
但顯然,面對金釧兒的死,寶玉是悲傷的,一直以來,他都喜歡和尊重這些青春、活力、天真爛漫的女孩;他也希望能一直活在她們的身邊;但現(xiàn)實的突變,讓他明白了,這樣的美好不是永恒的,如金釧兒這樣的丫鬟,這樣低賤的奴籍身份,她們隨時都有可能,被摧毀。
所以,面對金釧兒的死,寶玉偷偷的跑到了水月庵去祭奠她,其實;寶玉祭奠金釧兒,也是他在凡間的一次歷練。讓他漸漸看到了,人世間雖有一些樂趣,但終究會好事多磨,美中不足。
第二:玉釧兒。
玉釧兒與金釧兒,是血濃于水的親情,姐姐的去世,讓她悲痛不已。但作為一個丫鬟,一個奴籍,一個封建社會下毫無地位的女子,她對姐姐的情義,也只能,藏在自己的心里了。
姐姐剛死去,玉釧兒亦對寶玉非常的冷淡;當寶玉剛祭奠完金釧兒,跑回來參加鳳姐的生日,遇見她時,她對寶玉諷刺的說道:鳳凰來了,快去吧,再不去,再不來里面都要翻天了。
但當寶玉挨打后,當她受命將那碗荷葉蓮子湯端到寶玉的面前后,又因他的戲弄而露出了微笑。
那玉釧兒先雖不悅,只管見寶玉一些性氣沒有,憑她怎么喪謗,還是溫存和悅,自己倒不好意思了,臉上方有三分喜色。 寶玉便笑求她:“好姐姐,你把那湯拿了來我嘗嘗?!?玉釧兒道:“我從不會喂人東西,等她們來了再吃?!?寶玉笑道:“我不是要你喂我。我因為走不動,你遞給我吃了,你好趕早兒回去交代了,你好吃飯去。我只管耽誤時候,你豈不餓壞了?你要懶待動,我少不得忍了疼下去取來。”說著,便要下床來,扎掙起來,禁不住“噯喲”之聲。 玉釧兒見了這般,忍不住,便起身說道:“躺下罷!哪世里造了孽的,這會子現(xiàn)世現(xiàn)報!教我哪一個眼睛看得上!”一面說,一面“哧”的一聲又笑了,端過湯來。 寶玉笑道:“好姐姐,你要生氣,只管在這里生罷,回去見了老太太、太太可放和氣些。若還這樣,你就又挨罵了?!?玉釧兒道:“吃罷,吃罷!不用和我甜嘴蜜舌的,我可不信這些!”說著催寶玉喝了兩口湯。 寶玉故意說:“不好吃,不吃了?!?玉釧兒道:“阿彌陀佛!這還不好吃,什么好吃?”寶玉道:“一點味兒也沒有,你不信嘗一嘗就知道了。”玉釧兒果真就賭氣嘗了一嘗。寶玉笑道:“這可好吃了?!?玉釧兒聽說,方解過意來,原是寶玉哄她吃一口,便說道:“你既說不好吃,這會子說好吃也不給你吃了?!睂氂裰还芘阈ρ肭笠?,玉釧兒又不給他,一面又叫人來打發(fā)吃飯。
閑閑一段打鬧,玉釧兒便消去了她對寶玉的怨恨,每當看到這里,總對她如此薄情的態(tài)度非常不解;十多年的姐妹情誼,為何還比不過寶玉的一番討好?
但轉而想想,身為丫鬟的玉釧兒又能怎樣?她是賈府的奴籍,是賈府的附屬品,她這一輩子,都不可能反抗自己的主子;姐姐已然死了,但自己得活著,母親還需要自己的孝順,生活還要向前看。
第三:王夫人。
年過半百的王夫人,已然在賈府的幾十年中,抹去了內心的唯一一份善良;所以,當金釧兒犯錯,當她跪下求情時,她才會絲毫不在乎她十多年來對自己的服侍之情。
得知金釧兒跳井,王夫人的眼淚無疑是虛偽的,她的眼淚不過是為了博得她人的同情和掩飾自己的殘忍。
其實對于她而言,金釧兒的死,就如寶釵所說,不過一個下人,多給幾兩銀子也就是了;所以她,為了維護自己的好名聲,她給了金釧兒母親五十兩銀子,又為金釧兒送去了兩套衣服。五十兩銀子無疑不是小數(shù)目,是金釧兒幾年的收入。
所以,對于王夫人而言,早已沒有了那么多的兒女情長,而只有,為了追求權利的勇往直前。所以,她利用寶釵,來反抗賈母;利用王熙鳳,來穩(wěn)住二房與長房的關系;但最終,當賈府大廈傾塌,寶玉出家;或許,到了那時,她才會發(fā)現(xiàn):原來這個世界上,一直都有比權利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親情。
小結:
曹公筆下的《紅樓夢》,無疑是一場凄冷的悲劇,深處于大觀園里的女子,幾乎都逃不掉悲劇的結局;但曹公,又在這一份悲劇中,向我們表現(xiàn)出了高于悲劇的東西,而這,便是真、善、美;金釧兒之死,寶玉的祭奠是善;玉釧兒的眼淚是真;而王夫人的虛偽,那一份對權利的執(zhí)著,無疑是一種表態(tài)的美!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