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接下來小編帶你詳細了解歷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在中國各方割據(jù)勢力混亂的古代,出現(xiàn)的君主數(shù)量眾多,但是并非所有人都是合適當君主的“料”。而什么人適合作為君主,馬基雅維利說的很清楚,就是需要有獅子的狠惡以及狐貍的狡詐。
沒有了獅子那種霸氣的狠惡的君主,難以勝任其地位。若是一位君主被認為軟弱的話,那么容易被推翻。而若是沒有狐貍的狡詐的話,又無法掌控好自己的部下,因此擁有兩者才能稱之為合格的君主。
相反,擁有這兩個特點的人也容易成為領導者,因此我們可以通過這個特點去察覺一個團隊中的領導者所在。
而在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中,有一個簡單卻又復雜的問題存在,那就是,梁山的真正老大是誰呢?
一、梁山真正老大并非明面所指
相信《水滸傳》是很多書迷們的心頭之愛,書中的梁山好漢反抗欺壓,讓我們看到了患難與共的兄弟情誼。而最后受宋朝招安為宋朝征戰(zhàn),也讓我們看到了朝廷的腐敗,更看到了一個個個性鮮明的英雄人物。
前期的故事,讓讀者們對于各位好漢感情深厚,而最后的悲慘結(jié)局,卻讓人為其痛心不已。而一個集團由壯大到悲劇收場,其領導者必然是有無可推卸的責任了。然而這有引申出一個問題,究竟誰才是梁山的領導人。
明面上,最初的領導人是晁蓋,而他早早去世了,此后上任的是及時雨宋江,此外還有有資格繼承寨主之位的盧俊義。普遍來說,讀者們會認為宋江是梁山好漢的核心。但是,一直到吳用自盡前,才突然想明白,梁山真正的老大是誰!
宋江與盧俊義不是,早早去世甚至連108好漢都沒有排進去的晁蓋也不會是,只懂得作戰(zhàn),此外一竅不通的林沖等武將更不會去是。梁山真正的老大其實非吳用莫屬。
二、吳用才是梁山真正老大
實際上,在梁山發(fā)展的幾個階段之中,吳用一直都是梁山毋庸置疑的背后決策者之一,并且還有相當大的分量,甚至超過了明面上的寨主。這樣的說法并非胡謅,而是有根有據(jù)的,從各位領導人與吳用的關系就可以看出來。
首先,最早成為梁山寨主的晁蓋是義薄云天,與梁山的眾兄弟同甘共苦、共結(jié)情義,晁蓋的想法,是要與那皇帝對抗,讓梁山成為一個獨居世外的地方。表面上看上去,晁蓋在梁山上威望極好,得眾人推崇,然而也只是尊敬而已。
作為晁蓋集團的核心成員晁蓋集團的核心成員,吳用是晁蓋決策的重要依仗,可以說晁蓋的決策是跟著吳用走的。因此,在晁蓋為首的時期,吳用實際上是背后主導者。
此后,宋江上山,他暗中發(fā)展自己的勢力,讓晁蓋這個寨主基本上被架空,沒有了實權,而這一切自然是在吳用的支持之下才可能實現(xiàn)得。換句話說,吳用想讓誰當寨主,那么誰就能夠當上寨主。
并且,在宋江正式成為寨主之后,吳用的地位幾乎沒有任何的影響,宋江對他仍是百般信任,由此可見吳用的能力。
而吳用對于梁山寨主可以起主導作用也可以從盧俊義身上看出來。在晁蓋死前曾定下遺囑,誰為他報仇便由誰接替寨主之位。當時的宋江已經(jīng)上位,而盧俊義后幫晁蓋報仇,此時的宋江只好說退位讓賢,但是實際上在吳用的操作下,寨主仍由他支持的宋江穩(wěn)坐,并且不引起一絲麻煩,由此可見吳用在梁山中是予取予求,他就如執(zhí)棋一般設置好最適合當將的棋子,而自己則在背后操縱。
因此,真正推動梁山的老大只能是吳用。無論在梁山的哪個階段,他都是實際上的主導者,因此梁山會走向招安,也可以說是吳用一手推動的,這才給梁山帶來了悲慘的結(jié)局。
然而,對此可能還有人有所疑問,為何吳用不自己坐寨主之位呢?
三、吳用為何不自己當梁山老大
就如文章開頭所說,并非所有人都是一個合適的領導者。毫無疑問吳用擁有狐貍的狡詐,但是獅子的狠惡他卻并不具備。他是有制定謀略的智慧的人,但是并不具備執(zhí)行命令的勇氣。
在當二把手的時候,他可以清楚看清局勢,而若是當領導者的話,可能會因為害怕失敗而優(yōu)柔寡斷。這樣的例子歷史上也并非沒有。
此外,晁蓋是讓眾好漢有了容身之地的人,并且他義薄云天,深得好漢們敬重。而宋江是個很有人緣的江湖豪杰,不論誰都對其交口稱贊。另外的盧俊義武力過人不說,達到了晁蓋立的遺囑,也是有成為寨主的資格的,因此其威望也不低。而吳用并沒有身為領導任的威望,甚至于他還可能受到眾好漢的仇視。
為了讓一些人上山,吳用的手段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通過讓他們家破人亡走投無路,將其逼上梁山,這樣的做法,怎能不讓人心生恨意。所以想要跳出來當領導者的話,哪怕非常困難。
四、計劃失敗,吳用最終于宋江墳前自殺
最終,我們也知道經(jīng)過征戰(zhàn)后,梁山眾好漢死傷眾多,已經(jīng)不再被朝廷所懼怕了。而此時的朝廷便對梁山眾人實行打擊報復,首當其沖便是明面上的領導者宋江以及盧俊義了。
而心中仍對朝廷懷有幻想的宋江,可憐的不愿意讓好漢們?yōu)樽约簣蟪鸲鴼У糇约旱拿暎虼怂x擇讓最可能為自己報仇的李逵一同赴死,著實可悲。
而在宋江和盧俊義死去后,不管是明面還是暗地里,能夠帶領眾好漢重新崛起的人,除吳用之外無其他人選了。
然而,最終吳用卻和花榮一起,夢見了宋江后在其墓前相聚,并雙雙自殺。
或許,吳用是在贖罪吧。身為背后的領導者,是他讓眾好漢有如此悲慘的結(jié)局,即便他人沒有看出,吳用也要自我贖罪。并且,吳用已經(jīng)看不到重新崛起的希望了,所以就這樣自殺的話,至少也不用落得被謀害的下場,還能留下忠義之名,這或許是吳用最后的精明了吧。
小結(jié)
在宋江死后,或許吳用也意識到了自己所做的一切,都不過是竹籃打水一場空而已。
吳用當年曾用自己的計謀以及智慧,成就了梁山的輝煌,而卻又幫助了宋江架空晁蓋,不顧眾兄弟反對,幫助宋江走向招安之路,結(jié)果讓梁山的眾多好漢為那聽信奸臣讒言的天子,斷送了一眾好漢的性命,也斷送了梁山的美好前景。
這或許并非吳用的本意。身為謀士的他,需要做的便是讓這個集團朝著更好的一面發(fā)展,而吳用更是在這一方面深有心得,只是他始終無法做到盡善盡美,為了自己不能為官的不甘,為了大展宏圖的心愿,吳用或許早就知道了招安可能帶來的后果,但是欲望讓他迷失了自己,讓他甘愿拿著眾弟兄們的性命去冒險。
最后的結(jié)果,無比的悲慘。而作為這一切的幕后推手,吳用又有何面目再見那些活著的兄弟們呢?
一直以來,梁山的命運實際就掌握在吳用得手中,晁蓋也好,宋江也罷。不過都只是他私念的代言人罷了。最后他不僅利用了宋江,而且還利用了聚義廳前的好兄弟,但卻然沒有能夠達到他夢寐以求的高官厚祿。
當他佇立在宋江墳山,他知道大勢已去,心中也許是悔恨,也許是愧疚,還可能是矛盾。但是毫無疑問的是,他清楚自己已經(jīng)沒有了前程可言,所謂哀莫大于心死。最終自縊而死,結(jié)束了他的一生。
而有多少人一直等到吳用在宋江墳前自盡的那一刻,才恍然大悟般的發(fā)現(xiàn),原來這梁山上的老大,一直以來都是吳用啊。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