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國古代章回體長篇小說,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這是一部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人情小說、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傳統(tǒng)文化的集大成者。其作者以“大旨談情,實錄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體情理,按跡循蹤,擺脫舊套,新鮮別致,取得了非凡的藝術(shù)成就。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砹讼嚓P(guān)內(nèi)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紅樓夢》里,王熙鳳要見秦鐘,尤氏潑了她一盆冷水。尤氏說:“罷,罷!可以不必見他,比不得咱們家的孩子們,胡打海摔的慣了。人家的孩子都是斯斯文文的慣了,乍見了你這破落戶,還不被人笑話死了呢?!?/p>
尤氏說咱們家的孩子“胡打海摔的慣了”,而秦鐘這個營繕郎的兒子則“斯斯文文的慣了”。
賈寶玉見了花襲人的穿紅衣裳的兩姨妹子,連連稱贊,說她生得好,正配生在這侯門公府里。
襲人道:“她雖沒這造化,倒也是嬌生慣養(yǎng)的呢,我姨爹姨娘的寶貝。”
襲人的哥哥是小商人,她的兩姨妹子自然也是普通家庭的孩子。
為什么小門小戶的孩子“嬌生慣養(yǎng)”、“斯斯文文”的,而像賈府這樣侯門公府的孩子反而“胡打海摔”呢?
第一、侯門公府孩子“胡打海摔”,不過是大家婦人口吻,并非真的如此。
脂硯齋給出了答案:甲戌雙行夾批:【卿家“胡打海摔”,不知誰家方珍憐珠惜?此極相矛盾卻極入情,蓋大家婦人口吻如此?!吭瓉磉@是侯門公府媳婦的謙辭而已。
秦鐘怎么也沒有賈寶玉嬌貴啊!
眾所周知,賈寶玉哪里胡打海摔!寶玉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真正的嬌生慣養(yǎng)。寶玉呼奴喚婢,在錦繡堆里長大。尤氏之所以如此說,不過是作為寧國府宗婦,對于親家孩子的一種褒獎。
賈母在清虛觀打醮的時候,小道士嚇得亂跑,被王熙鳳打一巴掌。賈母忙說道:“快帶了那孩子來,別唬著他。小門小戶的孩子,都是嬌生慣養(yǎng)的,哪里見的這個勢派。倘或唬著他,倒怪可憐見的,他老子娘豈不疼的慌?”
賈母說小門小戶孩子嬌生慣養(yǎng),與尤氏說秦鐘斯斯文文是一個道理,都是高高在上的貴婦憐憫寒門薄宦之子,和窮人家的孩子,不過是“大家婦人口吻”是謙遜之詞罷了。
第二、小戶人家的孩子靦腆,沒見過世面,顯得嬌怯;大戶人家的孩子見過大世面,落落大方。
賈蓉說的比較實在。賈蓉說:“他生得靦腆,沒見過大陣仗兒,嬸子見了,沒的生氣?!痹瓉砬冂姏]見大陣仗,比較靦腆,不像寶玉見多識廣的,與人見面落落大方。
秦鐘一進來,果然“羞羞怯怯,有女兒之態(tài),靦腆含糊”。
小道士見了賈府這個陣仗,早嚇得渾身亂戰(zhàn),六神無主。賈母問他話都回答不出來。賈母還說“可憐見的”。
小門小戶人家的孩子,沒見過世面,所以遇事的時候,比較緊張,手足無措,說好聽點,就是嬌生慣養(yǎng)的,可憐見的。
大戶人家的孩子,從小就接受禮儀教育,見到的客人非官既貴。經(jīng)常見到大陣仗,所以,他們遇事不慌張,不害怕,而是應(yīng)對得體,落落大方,仿佛胡打海摔的。
第三、侯門公府的孩子從小接受嚴格的教育,小戶人家的孩子沒有那么多的規(guī)矩,在精神上是嬌生慣養(yǎng)。
我們以為的嬌生慣養(yǎng),主要指錦衣玉食,寶馬輕裘,驕童奢婢。其實,富裕的生活,不是嬌生慣養(yǎng)。真正的嬌生慣養(yǎng),是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
賈府這樣侯門公府的孩子,從小就被當成小大人,接受的教育是非常嚴格的。一言一行,舉手投足,吃飯喝茶,都有一套規(guī)矩,不能錯了一點兒。侯門公府的孩子,沒有精神自由,沒有行動自由。賈母說,他們家的孩子如果不講禮儀,就該打死!
小門小戶人家的孩子,從小沒有那么多的規(guī)矩,他們在精神上比較自由,父母的管教不那么嚴格。孩子都是父母一把屎一把尿地拉扯大的,感情比較深,孩子可以和父母撒嬌。
侯門公府的孩子,從小由奶媽和丫頭婆子照顧,父母很少親手照顧他們。因此母子感情、父子感情沒有小戶人家的感情深。賈寶玉怕賈政怕得要死,哪里敢和父親撒嬌!
總之,不是小門小戶家的孩子嬌生慣養(yǎng),而是小門小戶家的母子、父子感情深。他們更心疼孩子,更容易溺愛孩子。
不是侯門公府的孩子胡打海摔,而是貴婦的謙虛說辭。侯門公府的孩子雖然錦衣玉食,有眾多的丫頭、婆子、奶媽陪著,但是,他們與父母的感情比較淡薄。父母和孩子之間更多的是禮儀,規(guī)矩,很少講感情。父母很少溺愛孩子。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