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城一中是安徽省示范高中。學校的前身是由同盟會早期會員、留日學生王雪漁先生創(chuàng)辦于1906年的正誼中學堂,為皖北地區(qū)第一所近代中學。1952年定名為安徽省宿城第一中學,1953年被省政府命名為首批省重點中學。在1960年召開的全國文教群英大會上被評為“全國教育戰(zhàn)線先進單位”,《人民日報》以《安徽中等學校的一面旗幟》為題專文報道。1999年被省政府批準為安徽省首批省級示范性普通高中。2017年被省教育廳確定為安徽省中小學智慧學校示范校。
安徽宿城第一中學辦學特色
百年老校,勵精圖治,薪火相傳,砥礪出“勵學敦行,見賢思齊”的校訓,孕育了“和諧勤奮,誠信敬業(yè)”的校風,形成了“博學篤志,誨人不倦”的教風,養(yǎng)成了“至誠至堅,學而不厭”的學風,多年來始終在全市處于“領頭羊”地位。先后被評為國家級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全國教育科研先進單位、全國體育衛(wèi)生先進單位、全國特色學校、全國國防教育特色學校、安徽省文明單位、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示范校、安徽省園林式單位、安徽省家長學校示范校、安徽省教育系統(tǒng)先進單位等。從這里走出的校友有: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xié)主席汪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勝俊,著名電影藝術家楊在葆,以及復旦大學黨委副書記尹冬梅等,是宿城一中的驕傲。
安徽宿城第一中學辦學理念
校領導班子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理念,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發(fā)展素質教育,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辦人民滿意教育。秉持“美麗一中,幸福教育”的核心理念,努力實踐“讓學生享有幸福教育的快樂,讓老師享受教育成功的幸福,讓社會享用優(yōu)質教育的福祉”,奮力追求“國際視野,家國情懷,國內名?!钡哪繕?。圍繞建設“創(chuàng)新型、學術型新優(yōu)質高中”,通過樹立重視學術、崇尚創(chuàng)新的價值取向,建設師生多元發(fā)展的平臺,搭建師生自主選擇、自主發(fā)展的舞臺,創(chuàng)造自由呼吸的教育,培育“專業(yè)+專長”的教師,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新能力+學術素養(yǎng)”的適應未來的高素質學生。
安徽宿城第一中學學校規(guī)模
學校占地約300畝,分為教學區(qū)、辦公區(qū)、生活區(qū)和運動區(qū)四個部分。各類建筑設施布局合理,共有教學樓、行政樓、校史館(瀚文樓)、公寓樓、餐廳樓等15棟,加上附屬用房,總計建筑面積10萬平方米。校園主次道路硬化達標,方便師生校內交通。學校發(fā)展規(guī)模為124個班,現有108個教學班,在校學生近6000人。 [2] 宿城一中具有兩個校區(qū),分別為高中部(新校區(qū))與初中部(老校區(qū))。新校區(qū)位于銀河三路,老校區(qū)在埇橋區(qū)澮水路35號。
安徽宿城第一中學設施設備
學校建有千兆主干計算機局域網為核心的校園網、現有高性能計算機終端700臺、學校為322位一線教師配備國際品牌惠普筆記本電腦一部、標準化教室裝備了夏普高亮度投影儀或一體化數字白板機、視頻展示臺。通過千兆寬帶與局域網、互聯網直接聯網校內實現了信息共享、電子閱覽、電子備課及辦公管理一體化。全校裝備標準化多媒體教室60多個,建有校園電視臺、廣播電臺,裝備了數字攝錄編播視音頻系統(tǒng),擁有的微機室 、數字語音室 、數字實驗室 、通用技術實驗室 、汽車模擬駕駛實驗室 ,空中課堂教學演播室、現代圖文信息傳播控制室。
安徽宿城第一中學師資力量
宿城一中一線任課教師322人,其中特級教師8人、高級教師130人 、一級教師128人 、中高級職務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81% ;中青年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85%;省級以上優(yōu)秀教師、教壇新星和優(yōu)質課一等獎獲得者42人 ;先后有6名教師赴美、英進修學習 ;教師本科以上學歷達標100%,其中研究生學歷的教師21人。
*數據整理自網絡及院校公開數據,如有變動,請以官網最新內容為準。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