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辦理留學簽證是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再加上有被拒簽的風險,建議大家一定要提早申請,以免耽誤留學進程。那么,去美國留學,辦理留學簽證需要多長時間?
1、看自己的時間安排,一般趁早2個月左右去辦為宜,但最多只能及早4個月,因而依照自已情況去選擇合適的時間。
2、及早預約,面簽后一般5個工作日左右則可拿到護照,最長也不會超過2周。但早點面簽會感覺更放心地**機票,于是時間允許則可早點辦理。
3、準備文件2-3天,填DS160表格、預約簽證、交簽證費1天。簽證要是現場過了差不那么多5-10個工作日收到自己的護照,要是被行政審閱則未必了,少則10天多則好幾個月。
4、一般而言你可以最先預約兩天后的面簽,辦理時間(含括受簽,寄回)不會超過一個周,一般快的話3天則可寄到。然而首度到美國的話,建議最好能及早一個多月去簽
面簽當天:
按預約好的現場咨詢時間及早30分鐘抵達使館,遲到超過30分鐘以上 (或預約在下午5:00點后的任何現場咨詢,或周三中午12:00點后的當場面談,凡在這兩個時間段遲到15分鐘者),則需要從頭來預約一個新的當場面談時間。因而同學們必須要及早安排好行程,了解到堵車,排隊等情況,按期到達簽證地點。
除此之外認識到進入大使館不可以攜帶出簽證咨料之外的任何物品,最好有些人陪同前往。面簽過程里務必表明赴美目的是去念書而非移民,這點相當重要。
美國留學簽證審核重點留學動機是不是純正。申請人需要熟悉自己申請的專業(yè)、學校概況、項目費用等,需要有徹底的學習、人生主要目標。對于相當多理工門類學科的小伙伴來說,特別是Chemistry、生物、EE等敏感專業(yè),有較大幾率碰見“行政審閱”(俗稱“被check”)。對于此種學生,我的建議是,一方面趁早簽證,避免行政審閱的時間耽誤出行;另外一方面是在解釋自己的專業(yè)、學習計劃上需要花更加多的功夫,比方說附上詳細的研究計劃、個人及將來老師履歷等。
溝通能力是不是過關。能不能自信、流利地表達自已的觀點。對于外語不好的娃娃,尤為需要自信,說慢點也沒關系;除此之外若錄取的學校提供語言課程,務必解析好“利用語言課程提高自己英文水平”的計劃。資金是不是充裕。需要解釋好個人/家庭的資產、收入情況。
美國留學簽證居留時間:學員在美國居留的時間限制以特其它方式計算。簽證與身份有很多不同之處。簽證有兩個作用:一是允許你進入美國;二是允許你進入美國后有權從事一定的活動。學員簽證的有效期只說明你在多長時間能進入美國,而不是指進入美國后你能居留多久。
身份的期限則是表明你可在多長的時間內完成學業(yè)。當你持學生簽證進入美國時,你會拿到一張i-94卡,對待其它非移民簽證入境者,移民廳官員一般在i-94卡上蓋一個日期。正是這個日期,而不是簽證有效期決定你在美國的居留期限。對待學生簽證者的i-94卡,移民官員卻不蓋日期,只蓋“身份期”d/s(durationofstatus)。這意味著你可以“學員身份”在美國一貫呆到完成學業(yè)為止。自然,你完成學業(yè)所需的時間只能是移民局官員認為合理的時間
什么時候可以獲得簽證結果:若順利過簽。3-5天后去中信銀行領取過簽護照。萬一碰見拒簽的情況也不要慌張,記清楚和面簽官問答,結束之后總結簽證時是不是有什么咨料沒有展示出來,是不是因為不經意間表露移民傾向或者資金準備是否充足,理清被刷簽原因,從新收拾心情準備再次簽證。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