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精神的作文范文
延安精神是一種時代精神。它屬于過去、現在和未來。它像一顆耀眼的星星照亮著中國大地,使這種精神世代相傳。
記得解放后那棗園的燈光、南泥灣的大生產,曾激蕩過無數的知識分子、有識青年的心。他們奔赴延安,向著心中的圣地,他們捧起延安的泥土、延河的水,心中一片深情、一片圣潔。“祖國啊!就剩下這一片干凈土地了?!蹦菚r一個怎樣的年代?一個革命理想高揚、革命激情燃燒的年代。盡管延安和陜甘寧邊區(qū)的物資條件是那樣的艱苦和困乏,但到處能聽到革命戰(zhàn)士嘹亮的歌聲,到處都看到他們歡快的笑臉。在這塊土地上,人們的理想和信念是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
在學習延安精神時,有這樣一段話,我深有感觸,表現了延安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
這段話是這樣寫的:中央領導帶頭艱苦奮斗,參加勞動,種菜、紡線,節(jié)衣縮食。英國記者斯特朗在延安訪問了朱德等領導人后深有感觸地說:“黨的`負責干部,住著寒冷的窯洞,憑借微弱的燈光,長時間的工作,那里沒有講究的陳設,很少物質享受,但是有著頭腦敏銳、思想深刻和具有世界眼光的人?!睘榱斯?jié)約燈油,每考慮問題時,就把燈頭擰小,揮筆寫作時,再擰大一點。就是在這小油燈下,寫出了卷卷雄文,指引著中國革命的航程。這種精神,美國記者斯諾說它是“人類歷史本身豐富而燦爛的精華”。
這段話,象一幕幕真實的畫面浮現在眼前,有許多活生生的面孔,呼之欲出。他們平易近人,艱苦樸素。在戰(zhàn)士中,在群眾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形成一股良好的風氣。在中國共產黨最困難的時期,得到了民心,壯大了人民軍隊,為最終取得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新中國成立五十多年來,我國雖然在重工業(yè)、輕工業(yè)、農業(yè)、國防業(yè)等都取得了較大的發(fā)展。但由于我國人口多、經濟基礎差,我國現仍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八十年代,我國實行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使一部分人進入了小康生活,但還有相當一部分人仍在貧困線上掙扎----貧困母親、貧困學子到處都是。在這種社會環(huán)境下,學習延安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不是過時了,而是更應該發(fā)揚光大。要使所有的老百姓都脫貧致富,保證我國的經濟建設快速發(fā)展,盡快由發(fā)展中國家變?yōu)榘l(fā)達國家。我國的西部開發(fā),就是要改變西部長期封閉落后的貧困面貌,使西部盡快發(fā)展起來,不拖全國的后腿,只有這樣,我國的經濟才會駛上一個平衡、發(fā)展的穩(wěn)定軌道。
要使所有的老百姓都脫貧致富。怎樣脫貧呢?黨的富民政策有、科技下鄉(xiāng)有。最關鍵的是要有延安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勤儉創(chuàng)業(yè)的精神。首先干部要帶頭,當好火車頭;全國的老百姓要自覺,齊心合力。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豐衣足食,掀起新的南泥灣大生產的熱潮,把現有的科技變?yōu)閺娪辛Φ纳a力。只要全國人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我們的國家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就沒有上不去的高坡。
如果說,我們的干部沒有帶好頭,沒有當好火車頭,全國的老百姓一盤散沙,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就是一句空話。等,是沒有好的物質生活從天上掉下來的;靠,沒有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光靠我國的專家、學者是帶動不了全國的經濟快速發(fā)展的。所以,只有全國人民齊心合力,大力發(fā)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勤儉創(chuàng)業(yè)的精神,我們貧困的母親才有希望,失學的學子才有書讀,我們的國家才會富強。
棗園的燈光啊!愿你永遠亮在全國人民心中,成為指引中國走向富強的航標燈。
有關延安精神的作文800字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延安精神的作文800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不能忘記的是一句話,那是在延安引領著我們的一盞明燈;不能忘記的是一張紙,可能破舊,也可能潦草,卻在延安為中國指明了一條艱難但光輝的道路;不能忘記的一段歷史,一段艱苦但卻熠熠生輝的歷史。
當一面紅旗終于能插在延安這個小城的上空中,當一群灰衣布鞋的戰(zhàn)士走進這片土地時,這段難忘的歲月緩緩拉開了他的帷幕。那時候的戰(zhàn)士用行動詮釋了“公仆”的意思,來保護這個在戰(zhàn)火中飄搖不定,命運未卜的城市。
他們的所作所為,也正是延安精神的體現,是國家之魂,也是民族之魂。他們將這種精神,牢牢銘刻在自己的心中,最后,終于將鮮紅的旗幟插遍了整個中國大地,讓中國這頭雄獅渡過最為艱難的時期,慢慢發(fā)出震動世界的吼聲。
如今,硝煙戰(zhàn)火被時間的塵土所掩埋,空氣中也只剩下了花朵的芳香,那段歷史也慢慢從人們的記憶里走入了教科書中。延安那曾經灰頭土臉落魄不堪的形象被時間帶走,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發(fā)達的城市,一個人來人往眾人膜拜的旅游城市。一切都足可以印證“小康社會”的發(fā)展,一切都顯得那么美好——“民族統一,建設中國,發(fā)展中國”不正是當年那些革命先輩們的目標嗎?
可我總是覺得少了些什么?難道時間在帶走應該帶走的東西的同時,也偷走了不該帶走的嗎?
我看見了電視上頻頻傳來因*污受x官員被查出判刑的新聞;
我看見了一名又一名“官二代”“富二代”們不學無術,仗勢欺人的案例;
我還看見了當問道“延安精神”時,那些打扮入時的“白領”,還有那些意氣風發(fā)的學生們茫然無知的`眼神。
原來,我們在摒棄過去落魄落后的中國形象時,也不小心丟掉了過去曾經的一盞明燈,那點燃無數人的希望,為無數人照亮前方道路的延安精神。
難道在這個快速發(fā)展,日新月異的時代中,真的不需要他了嗎?不,不是的。我們仍然需要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下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這樣才能在未來舞臺上,更好地擔負起建設祖國的重任。我們仍需要在未來的道路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我們也同樣需要不斷的開拓創(chuàng)新,而不是在安逸的環(huán)境中無憂無慮……
我們應該丟掉它嗎?我們應該忘記它嗎?答案理所當然的是否定的。
那些認為延安精神已經過時,應該拋棄的人是多么愚昧和可笑??墒茄影簿耠S著時間的腳步變得越來越沉重,已經有太多人在匆忙中丟下了它,拼命地追趕時間去了。而我,依然懷揣著延安精神緩慢而又堅定地走著,于是時間就離我越來越遠。我該怎么辦,是應該盲目的拋下它,不顧一切的跟著“風”走,還是繼續(xù)著我的步伐,我又有些茫然了。
此時,我又想起了多年前的那段歷史。我們的先輩們用延安的星星之火,點燃了廣沃中國,讓一面面紅旗以燎原之勢擦遍了神州大地?!靶切侵穑梢粤窃?。而“延安精神”就是神州大地上的一股勁風,最終讓火勢燃遍全中國的勁風。
原來,我應該做的并不是緊緊懷揣著,而應該讓懷中那緊揣著的星星火種點燃我自己,點燃身邊的人,這星星火種終將成為燎天大火,讓我們更快更好地建設我們的國家。
我想,我愿意,我也應該去做那點點星火,讓延安精神永存。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