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是歷史上帝國最高統(tǒng)治者皇帝的正妻,她們在后宮的地位如同天子,是所有妃子當中的統(tǒng)領者,那么皇后的由來是怎樣的呢?快和小編去探究一下吧。
皇后的由來
在周朝以前,皇帝的妻子被稱為“妃”,周朝后將其稱為“后”,直至秦王嬴政統(tǒng)一六國之后,才開始把皇帝的正妻稱為“皇后”。而在遠古時期,“后”是帝王的稱號,比如大禹的兒子被稱為“夏后氏”,在那時候的部落中,女性也具有崇高地位,一般是發(fā)號施令的人,此時后代表示權威的女性長輩。
事實上,秦始皇在位期間并未設立皇后,很多人認為在他眼中皇后的設立會影響自己對朝廷的掌控,所以史冊上沒有記載過他曾經(jīng)冊封誰為皇后的記錄。其次就是秦二世,因為他在位時間很短,而且年紀尚小,所以也不曾設立皇后,最開始設立皇后的人是漢代漢高祖劉邦,他將正妻呂雉立為皇后。
皇后有哪些權力
在古代有“后宮不得干政”的說法,但還有一種規(guī)定就是皇帝也不得干預后宮,也就是說后宮中的所有事情都是皇后說了算,比如給人員薪資的標準)、人員的升降等都是由皇后決定,她掌握著后宮所有人員的生死大權。而影視劇中勾心斗角的狀況也基本不會存在,因為所有人都忌憚皇后的權力。
除此之外,皇帝寵幸妃子也要經(jīng)過皇后的同意,因為這些人都歸皇后管,名義上需要她的贊同才能被寵幸,不過皇后一般也不會和皇帝對著干,幾乎不會行使這些權利。而且皇后通常也不會參與宮斗,因為自己級別太高,很少有人會來找自己的麻煩,多數(shù)妃子都是爭先恐后來巴結她,如果皇帝駕崩,皇后的權力就更大。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