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北門去的那一條路上,長著一樹玉蘭,端莊大方的長著,溢出的香味是雍容,端的是好人家的模樣。
樹上自有風華,樹下卻相去甚遠,每次經過,總會看到地上的狼藉,無數的花瓣隨意丟棄在石縫里,在污水里。
終究是避免不了陷入衰敗的命運呢,開放的再如何動人,結果都是被拋棄在骯臟和混亂之中。都是悲劇真實的掩蓋與欺騙,只有一樹的花開,仿佛不諳世事般,毅然在固執(zhí)著生死的宿命。
明明是最不幸的生命,卻依然在用一切感染周圍的不美好,而肆意星球的生物,卻毫無顧忌的消費世界的真誠與善良。
真是諷刺呢!
記起文子所送的志野茶碗,延邊沿有著一抹紅色,可能是制造時火候用料的原因,我卻更寧愿信著是口紅積淀的痕跡,文子說那是不干凈的,但我卻覺著個中顯現的情感,卻比之菊治本人顯得純潔的多。
原先也遇見過這樣的人,所念所想,都是如這般潔凈,與之相處,總覺著暗香盈袖,籠著靈魂,都芬芳起來。
突然想起林黛玉來,她這性子,若遇著這滿地散落的花瓣,怕又不是一頓忙碌,“手把花鋤出繡閨,忍踏落花來復去”。只可惜此時在這的,只是數不盡的俗世庸人,穿著綾羅綢緞,念著錦繡山河,瞅瞅里子,倒是一絲不掛,赤條條來去,真可謂是“無牽無掛”。
真是可愛的人類呢!
總不愿多看《紅樓》后面的章節(jié),想著,若不接觸那悲慘的結局,留給我的,便只是府邸的閑適與詩意,便如看著玉蘭,我們這些俗人的想法,不都是想著記錄花開一刻的美麗或圣潔,俗到癡了,便寧愿熬上好幾日看一眼曇花,一眼千年,而花開前的稚嫩,花敗后的衰朽,卻少有人理會,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是黛玉般,愛著殘荷而已。
于是,便渴望著美的莫落,期冀所謂美好的永恒,然而永恒卻難免產生另外的悲劇,比之花落更甚,還不如,反求諸心,寄望于世人良知的花朵,常開不敗呢!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