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端午節(jié)周記模板匯編6篇
時間過得真快,一周又過去了,一周的經歷,可以助長我們的閱歷,這時候,最關鍵的周記怎么能落下!什么樣的周記才是好的周記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jié)周記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節(jié)周記 篇1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當天要賽龍舟、插艾、帶香囊……而對貪吃的我來說最棒的就是吃粽子了。今年端午節(jié)的下午,我和媽媽決定自己親手包粽子。
包粽子之前,我們精心準備了食材:顆粒飽滿的糯米、酸甜可口的蜜棗以及青翠欲滴的竹葉。提前泡了一天的糯米被水映得亮亮的,竹葉散發(fā)著誘人的清香,讓人直流口水。
由于我和媽媽不會包粽子,只好請來隔壁的付奶奶當老師。只見奶奶把兩片鮮亮的竹葉重疊在一起,手腕一轉,繞成一個墨綠色的圓錐形,用勺子挖起一勺珠圓玉潤的糯米,熟練地倒進圓錐里,再放進一顆油亮的蜜棗,蓋上一層米,緊接著用勺子壓了壓,然后輕輕把后面長長的竹葉合在圓錐上面,仔細包好,最后用雪白的線繩扎幾圈——一個漂亮的粽子就輕松完成了。
好像也不難嘛!看著奶奶嫻熟的樣子,我也拿起兩片粽葉有模有樣地折起來。我學著奶奶的樣子把竹葉彎成圓錐形,然后挖起一滿勺米塞進圓錐里,放上蜜棗,又裝了層糯米,用手使勁壓緊。沒想到米放得太多,又用力過猛,糯米灑了出來。我只好用一只手先捏住粽子,騰出另一只手收拾。手忙腳亂地弄干凈,下一步驟是給圓錐“蓋帽子”。我照奶奶說的把竹葉反扣在圓錐上,但現(xiàn)實很殘酷,我剛用力一擠,糯米就不安分地從縫隙中鉆了出來。不管了,先包上再說!、我剛要用長長的葉片把粽子外壁裹幾圈,可不知為何,剛一用力,手中的粽子就“爆炸”了,糯米下了我一身“雪”,竹葉碎成兩半,蜜棗也蹦到了地上??纯茨棠淌种泄郧傻聂兆?,再看看我慘烈的戰(zhàn)況,眼高手低的我欲哭無淚。
不行!不能放棄!我決定重整旗鼓。這回,我虛心地請教“付大廚”:“奶奶,為什么你包的那么好?”奶奶笑了,放慢動作給我展示了一遍。原來,在給粽子“合上蓋子”的時候要用雙手輕輕捏住兩邊,合的`時候要快而用力,才不會把米溢出去。于是,我按照奶奶說的重新包了一次,這次總算包嚴了,我拿來線繩仔細地把粽子捆好。看著眼前被我“五花大綁”成功送進“刑場”的粽子,我心里還有股小自豪呢!
經過兩個小時的蒸煮,王寧版粽子終于出鍋啦!雖然我包的粽子賣相不夠,但仍散發(fā)著迷人的香味。撥開外皮后,油亮的糯米露了出來,配上雪白的糖粒,香滑軟糯,讓人欲罷不能!雖然我包的粽子不太美觀,但我在勞動中收獲了快樂,感受到了端午節(jié)的濃濃的氛圍。
端午節(jié)周記 篇2前幾天,我和爸爸、媽媽去超市,看到超市里擺上了各種各樣的綠豆糕,我很好奇地問爸爸、媽媽超市怎么突然賣起了綠豆糕呢,媽媽說:“端午節(jié)要到了,我們不僅要吃綠豆糕,還要吃”五黃”呢!”“五黃”?什么是“五黃”?
回到家上網查了后,不僅知道了“五黃”指的是: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和雄黃酒。還知道了我們這端午節(jié)為什么要包粽子了。端午節(jié)的下午,我們一家來到了外婆家過節(jié)。剛進門就聞到了一股香噴噴的味道,姨媽說這是鍋里煮的粽子飄出的香味。一會,姨媽端上來熱氣騰騰的粽子讓我們品嘗,我把粽葉一層一層地剝下,露出了白嫩嫩的粽子,我咬了一口,哇!真香。吃著吃著,我忽然想起了端午節(jié)的來歷,想著冤死在汨羅江中的屈原,真希望我能把家里的粽子也拋進汨羅江,讓魚兒不要傷害他,我仿佛看到了在汨羅江里劃著船的人們……
吃晚飯的時候到了,大家看著餐桌上的菜,竟然不約而同地說到了今天應該吃“五黃”,看看外婆準備的晚飯,真不錯,在我們的餐桌上出現(xiàn)了“四黃”,唯獨缺雄黃酒,外公說,那是因為我們江蘇的人不會做雄黃酒,所以大家也都不愛喝。我們一家人邊吃邊聊,傾聽著大人們說他們小時候過端午節(jié)的時候的趣事,不僅要自己包粽子,而且還要編裝鴨蛋網呢,據(jù)說鴨蛋網是用五顏六色的彩線編的,編好后裝上煮好的鴨蛋,可漂亮了??粗蠹艺f的高興,外婆竟帶著大家憶苦思甜了,說姨媽和媽媽小時候,因家里條件不好,過節(jié)也沒什么好菜吃,今天這樣的情景想都沒想過。是啊,我們今天真的是太幸福了,我心里默默地想:“這么幸福的生活我一定要珍惜,也一定要好好學習?!?/p>
一陣笑聲打斷了我的思路,看著家里每個人開心的表情,我打心里覺得過端午節(jié)真好,真希望每天都過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周記 篇3農歷五月初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的習俗是吃粽子。現(xiàn)在條件好了,許多人家也不包粽子了。因為菜市場、超市門口擺滿了各具特色的粽子。有香甜可口的紅棗粽、松軟的豬肉粽、清香的赤豆粽包裝精美,應有盡有。
我最愛吃的是紅棗粽。碧綠的蘆葉里,裹著雪白的米團和瑪瑙般的紅棗,顏色鮮艷而漂亮,使人一看就生愛慕之心。我喜歡它不僅是因為它顏色漂亮,更重要的是它的味道好極了。剝開粽子,新鮮的蘆葉清香撲鼻而來,輕咬一口,清清的,涼涼的,別有一番滋味。
端午節(jié)的時候,每家的門上都掛上了菖蒲做的寶劍和噴灑雄黃酒,聽說這樣可以避邪。
一年中有許多的節(jié)日,而我最喜歡的是清香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周記 篇4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是個有意義的節(jié)日。那一天,人們要賽龍舟、包粽子,來紀念楚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jié)那天,我和爸爸決定去橋邊看賽龍舟。我們到了橋邊,只見橋上、河邊人山人海,把橋擠地水泄不通。過了一會兒,幾條龍舟伴著敲鑼聲和打鼓聲向我們駛來。一條龍舟遙遙領先,后面兩條也不甘示弱,“嘿呦,嘿呦”地吶喊著,拼命地向前劃,有的甚至站了起來。這時,我們宋湖的龍舟也劃來了,劃龍舟的人個個身強力壯。隨著岸上的“加油”聲,幾條龍舟奮力向前沖,經過了橋下。接著,又有幾條龍舟從遠方駛來。這些龍舟你追我趕,比賽十分激烈。龍舟
濺起拼搏的浪花,好像在暗暗地鼓勵自己:我一定能贏!岸上一會兒歡呼雀躍,一會兒齊喊加油,真是熱鬧非凡。
看完龍舟后,我和爸爸來到了外婆家,看見幾個婆婆在一起包粽子。只見她們把一種葉子折成一個容器,再把里面填滿糯米,又在里面塞了一個紅棗,最后用葉子把陷包住,一個粽子就包成了。我也想試一試,心想:包粽子不就這么簡單嘛!但是我每次都包失敗了。
啊!端午節(jié)真熱鬧,賽龍舟真激烈,包粽子真有趣,我喜歡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周記 篇5每到端午時,母親最大的樂趣就是做粽子。母親做粽子的時候,年少的我總會站在旁邊,眼巴巴地看著,不僅是因為想早點吃到那美味可口的粽子,更因為,我始終認為,看母親做粽子是一種樂趣。
母親開始并不會包粽子。外婆專程到我家?guī)椭藘纱魏?,母親便把手藝全部學到手了。
后來,每年的端午節(jié)前,母親就開始自己忙活了,街坊鄰居需要幫忙包粽子,母親有求必應,給這家包10斤,給那家包20斤,端午節(jié)前要忙活一個多星期。幫別人忙完了,再忙自己家的,每次,我們家大約都要包上七八斤。
外婆說,裝鍋和煮粽子也是有“技術”的,因為用竹葉包的粽子是四角形的,裝鍋的時候要密密實實地插好,一個壓一個,這樣粽子才煮不破。擺完粽子后上面還要放上些雞蛋,因為粽子鍋里煮出的雞蛋有特別的清香。
裝好后就開始煮粽子了。用大火燒開鍋后,改為慢火慢慢地煮。這時如果火太急,就可能把粽子煮破了,只能等著喝“稀飯”了。大約用慢火煮上兩三個小時后,再改用微火,讓鍋里的水似開非開,一直持續(xù)到下半夜。
第二天早晨,揭開鍋蓋,滿屋清香彌漫,我和妹妹歡呼雀躍著,爭先恐后地解開粽子的“衣服”,大口地享受著,而幾乎是一夜未眠的母親,又忙著讓我們給沒有包粽子的鄰居這家送10個、那家送8個,分享端午的喜悅。
端午節(jié)周記 篇6每年的陰歷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
這一天有很多有意義的活動: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喝雄黃酒等等。聽大人們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我國著名的詩人屈原,因為就在這一天,屈原為了自己的祖國,跳江自殺。
我很喜歡端午節(jié),因為我喜歡吃粽子,端午節(jié)到了,我就有粽子可以吃啦!
【端午節(jié)周記】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