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春是《紅樓夢》中的角色,為賈府的嫡長女,賈家四姐妹之首。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nèi)容。
《紅樓夢》第十八回“榮國府歸省慶元宵”一回,賈府斥巨資修建了省親別院,賈政并借“試才”之名,讓賈寶玉給大觀園各處題了匾額,但后來元妃省親之時,對一些匾額進行了修改,比如將賈寶玉所作的“紅香綠玉”改為“怡紅快綠”四字,但想必不少讀者未曾細想過:元妃為何要改?
我們先來說說賈寶玉當初為何題匾額為“紅香綠玉”,彼時賈政攜寶玉與眾清客來至怡紅院,看見園內(nèi)奇花異草,既有海棠,又有芭蕉,于是賈寶玉便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寶玉道:“此處蕉棠兩植,其意暗蓄‘紅、綠’二字在內(nèi)。若只說‘蕉’,則‘棠’無著落;若只說‘棠’,‘蕉亦無著落。固有‘蕉’無‘棠’不可,有‘棠’無‘蕉’更不可......依我,題‘紅香綠玉’四字,方兩全其妙?!薄谑嘶?/p>
在賈寶玉看來,芭蕉、海棠暗喻了紅、綠二色,海棠乃花,故用一個“香”字,芭蕉乃綠植,故用一個“玉”字點綴,賈政當時聽完嘴上雖說“紅香綠玉”四字不好,但后來還是用此四字題了匾額,直到后來元妃省親暢游大觀園時,看到“紅香綠玉”之匾額,認為此匾額不好,于是親自改成了“怡紅快綠”,元妃為何要修改這個匾額呢?是“紅香綠玉”四字存在什么問題嗎?
在分析元妃為何這么改之前,我們先來說說元妃的性格和為人。元春在書中出現(xiàn)的次數(shù)很少,但卻是實實在在的重量級人物,她被封“賢德妃”也預示了賈府烈火烹油、繁花著錦之泡沫繁盛景象到達了頂峰,但元妃并非是個驕奢之人,她才華橫溢、為人勤儉謹慎、腹有詩書,并非尋常女子可比,賈寶玉從小就是元春教授其讀書識字,可見寶玉之風流婉轉氣度,有一部分應是秉承自姐姐兼老師元春。
再如元春看到大觀園修建得如此豪華,便忍不住苛責“奢靡太過”,看到石牌坊上所書“天仙寶境”四字,心中著實惶恐,急忙命人換成“省親別墅”,可見她為人低調(diào)嚴謹,深有敦厚含蓄之成熟美。而在對元春有這個認識的基礎上,我們再來看元春她為何要將賈寶玉所寫的“紅香綠玉”四字改為“怡紅快綠”?
紅香綠玉四字,乍一看似乎沒什么問題,但細細品之,卻存在兩大錯誤。第一,“紅香”二字存在最基本的常識錯誤,此處的“紅”指海棠,這一點毋庸置疑,但海棠是沒有花香的,比如張愛玲也曾在《紅樓夢魘》開篇寫下這么一句話:人生有三恨,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三恨《紅樓夢》未完。由此觀之,賈寶玉的“紅香”二字,已然犯了最基本的常識性錯誤,寶玉只顧一時靈感噴發(fā),卻忽略了海棠無香的實際情況。
除此之外,“紅香綠玉”還存在另一個問題:風格過于綺糜艷麗。這一點倒是符合賈寶玉的審美,但在元春看來,這四字則太過虛浮粗淺,有紈绔之風。于是元春自己動筆,去掉“香、玉”,只留下“紅、綠”,并添上“怡、快”二字,瞬間提升了這幅匾額的氣度。
“怡”、“快”二字,均為動詞,意為使開心、高興之意。怡紅快綠,風格爽利灑脫,一點也不拖泥帶水,并兼有歌頌太平盛世之附屬意義,元妃身為賢德妃,在宮中耳濡目染,必時刻注意自身言行與政治正確,“怡紅快綠”四字,真真符合她的身份與心理,真真佩服曹公如何想來,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的評價,并非一句空話。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