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又稱《南華經(jīng)》,是戰(zhàn)國后期莊子及其后學所著的一部道家學說匯總,是道家學派經(jīng)典著作,與老子》《周易》合稱“三玄”?!肚f子》一書主要反映了莊子的批判哲學、藝術、美學、審美觀等,其內容豐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學、人生、政治、社會、藝術、宇宙生成論等諸多方面?!肚f子》不僅是一本哲學名作,更是文學、審美學上的寓言杰作典范。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外物》出自《莊子·雜篇》,是莊子所作的一篇雜談?!巴馕铩笔瞧椎膬蓚€字,用來作為篇名。全文內容依舊很雜,但多數(shù)文字在于討論養(yǎng)生處世,倡導順應,反對矯飾,反對有所操持,從而做到虛己而忘言。
莊子·雜篇·外物(4)
莊子曰:“人有能游,且得不游乎!人而不能游,且得游乎!夫流 遁之志,決絕之行,噫,其非至知厚德之任與!覆墜而不反,火馳而 不顧。雖相與為君臣,時也。易世而無以相賤。故曰:至人不留行焉 。夫尊古而卑今,學者之流也。且以狶韋氏之流觀今之世,夫孰能不 波!唯至人乃能游于世而不僻,順人而不失己。彼教不學,承意不彼。
目徹為明,耳徹為聰,鼻徹為顫,口徹為甘,心徹為知,知徹為德。 凡道不欲壅,壅則哽,哽而不止則跈,跈則眾害生。物之有知者恃息。 其不殷,非天之罪。天之穿之,日夜無降,人則顧塞其竇。胞有重閬, 心有天游。室無空虛,則婦姑勃谿;心無天游,則六鑿相攘。大林丘 山之善于人也,亦神者不勝。
德溢乎名,名溢乎暴,謀稽乎誸,知出 乎爭,柴生乎守,官事果乎眾宜。春雨日時,草木怒生,銚鎒于是乎 始修,草木之倒植者過半而不知其然。靜默可以補病,眥媙可以休老, 寧可以止遽。雖然,若是勞者之務也,非佚者之所未嘗過而問焉;圣人之所以駭天下,神人未嘗過而問 焉;賢人所以駭世,圣人未嘗過而問焉;君子所以駭國,賢人未嘗過 而問焉;小人所以合時,君子未嘗過而問焉。
演門有親死者,以善毀爵為官師,其黨人毀而死者半。堯與許由天 下,許由逃之;湯與務光,務光怒之;紀他聞之,帥弟子而蹲于窾水, 諸侯吊之。三年,申徒狄因以踣河。
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與之言哉!”
白話譯文
莊子說:“人若能隨心而游,那么難道還會不自適自樂嗎?人假如不能隨心而游,那么難道還能夠自適自樂嗎?流蕩忘返于外物的心思,矢志不渝棄世孤高的行為,唉,恐怕不是真知大德之人的所作所為吧!沉溺于世事而不知悔悟,心急如焚地追逐外物而不愿反顧,即使相互間有的為君有的為臣,也只是看作一時的機遇,時世變化后就沒有誰會認為自己地位低下了。所以說道德修養(yǎng)極為高尚的人從不愿意在人生的旅途上有所滯留。崇尚古代鄙薄當今,這是未能通達事理之人的觀點。用狶韋氏之流的角度來觀察當今的世事,誰又能不在心中引起波動?道德修養(yǎng)極為高尚的人方才能夠混跡于世而不出現(xiàn)邪僻,順隨于眾人之中卻不會失卻自己的真性。尊古卑今的見教不應學取,稟受其意也不必相互對立爭辯不已?!?/p>
眼光敏銳叫做明,耳朵靈敏叫做聰,鼻子靈敏叫做膻,口感靈敏叫做甘,心靈透徹叫做智,聰明貫達叫做德。大凡道德總不希望有所壅塞,壅塞就會出現(xiàn)梗阻,梗阻而不能排除就會出現(xiàn)相互踐踏,相互殘?zhí)つ敲锤鞣N禍害就會隨之而起。物類有知覺靠的是氣息,假如氣息不盛,那么絕不是自然稟賦的過失。自然的真性貫穿萬物,日夜不停,可是人們卻反而堵塞自身的孔竅。腹腔有許多空曠之處因而能容受五臟懷藏胎兒,內心虛空便會沒有拘系地順應自然而游樂。屋里沒有虛空感,婆媳之間就會爭吵不休;內心不能虛空而且游心于自然,那么六種官能就會出現(xiàn)紛擾。森林與山丘之所以適宜于人,也是因為人們的內心促狹、心神不爽。
德行的外溢是由于名聲,名聲的外溢是由于張揚,謀略的考究是由于危急,才智的運用是由于爭斗,閉塞的出現(xiàn)是由于執(zhí)滯,官府事務處理果決是由于順應了民眾。春雨應時而降,草木勃然而生,鋤地的農(nóng)具開始整修,田地里雜草鋤后再生超過半數(shù),而人們往往并不知道為什么會這樣。沉靜可以調養(yǎng)病體,摩摩擦擦可以延緩衰老,寧寂安定可以止息內心的急促。雖然如此,像這樣,仍是操勞的人所務必要做到的,閑逸的人卻從不予以過問。圣人用來驚駭天下的辦法,神人不曾過問;賢人用來驚駭時世的辦法,圣人不曾過問;君子用來驚駭國人的辦法,賢人不曾過問;小人用來茍合于一時的辦法,君子也不曾過問。
東門口有個死了親人的人,因為格外哀傷日漸消瘦而加官進爵封為官師,他的同鄉(xiāng)仿效他也消瘦毀容卻死者過半。堯要禪讓天下給許由,許由因而逃到箕山;商湯想把天下禪讓給務光,務光大發(fā)脾氣;紀他知道了這件事,率領弟子隱居在窾水一帶,諸侯紛紛前往慰問,過了三年,申徒狄仰慕其名而投河自溺。
竹笱是用來捕魚的,捕到魚后就忘掉了魚笱;兔網(wǎng)是用來捕捉兔子的,捕到兔子后就忘掉了兔網(wǎng);言語是用來傳告思想的,領會了意思就忘掉了言語。我怎么才能尋找到忘掉言語的人而跟他談一談呢!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