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書》,二十四史之一,是南北朝時期北齊人魏收所著的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書,記載了公元4世紀末至6世紀中葉北魏王朝的歷史?!段簳饭?24卷,其中本紀12卷,列傳92卷,志20卷。因有些本紀、列傳和志篇幅過長,又分為上、下,或上、中、下3卷,實共131卷。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砹讼嚓P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三國志·魏書·張魯傳》原文及翻譯
原文:
張魯字公祺,沛國豐人也。祖父陵,客蜀,學道鵠鳴山中,造作道書以惑百姓,從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號米賊。益州牧劉焉以魯為督義司馬,與別部司馬張修將兵擊漢中太守蘇固,魯遂襲修殺之,奪其眾。焉死,子璋代立,以魯不順,盡殺魯母家室。魯遂據(jù)漢中,以鬼道教民,自號“師君”。其來學道者,初皆名“鬼卒”。受本道已信,號“祭酒”。各領部眾,多者為治頭大祭酒。不置長吏,皆以祭酒為治,民夷便樂之。雄據(jù)巴、漢垂三十年。
漢末,力不能征,遂就寵魯為鎮(zhèn)民中郎將,領漢寧太守,通貢獻而已。民有地中得玉印者,群下欲尊魯為漢寧王。魯功曹閻諫魯曰:“漢川之民,戶出十萬,財富土沃,四面險固;上匡天子,則為桓、文,次及竇融,不失富貴。今承制署置,勢足斬斷,不煩于王。愿且不稱,勿為禍先?!濒攺闹?。韓遂、馬超之亂,關西民從子午谷奔之者數(shù)萬家。
建安二十年,太祖乃自散關出武都征之,至陽平關。魯欲舉漢中降,其弟衛(wèi)不肯,率眾數(shù)萬人拒關堅守。太祖攻破之,遂入蜀。魯聞陽平已陷,將稽顙歸降,圃又曰“今以迫往,功必輕;不如依杜濩赴樸胡相拒,然后委質,功必多.”于是乃奔南山入巴中。左右欲悉燒寶貨倉庫,魯曰:“本欲歸命國家,而意未達。今之走,避銳鋒,非有惡意。寶貨倉庫,國家之有?!彼旆獠囟ァL嫒肽相?,甚嘉之。又以魯本有善意,遣人慰喻。魯盡將家出太祖逆拜魯鎮(zhèn)南將軍待以客禮封閬中候邑萬戶。
封魯五子及閻圃等皆為列候。為子彭祖取魯女。魯薨,謚之曰原侯。
(選自《三國志·魏書·張魯傳》有刪改)
譯文:
張魯字公祺,沛國豐(今江蘇豐縣)人。其祖父張陵,客居蜀地,在山中修道學鶴叫,造符書來迷惑百姓,跟他學道的人要出米五斗,所以世稱“米賊”。益州長官劉焉任命他為督義司馬,與另外一司馬張修帶兵共同攻打漢中太守蘇固。張魯襲殺張,奪其兵馬。劉焉死后,其子劉璋代立,以張魯不順從,殺了張魯母親一家。張魯于是割據(jù)漢中,以鬼道教化人民,自稱為“師君”。那些來學道的人,最初都叫做“鬼卒”。接受其道并深信不疑的人叫做“祭酒”。他們各自率領部眾,部眾多的人稱作“治頭大祭酒”。張魯沒有設置官吏,都用祭酒來治理,漢人和少數(shù)民族都感到快樂和滿意。張魯在巴郡、漢中稱雄割據(jù)將近三十年。
漢朝末年,朝廷無力征服他,就尊封他為鎮(zhèn)民中郎將,擔任漢寧太守,只不過進奉貢品罷了。有百姓從地里得到玉印,部下打算尊奉張魯為漢寧王。張魯?shù)墓Σ荛惼赃M諫張魯說:“漢中的民眾,戶數(shù)超過十萬,物產(chǎn)豐富,土地肥沃,四面地勢險要;向上輔佐天子,可以成為齊桓公、晉文公一樣的人物,其次也比得上竇融,可以終身富貴?,F(xiàn)在接受皇帝設置官員,勢力足以專斷一方,不必急著稱王。希望暫且不要稱王,不要成為禍首?!睆堲敳杉{了他的話。韓遂、馬超叛亂,關西百姓從子午谷投奔張魯?shù)挠袔兹f家。
建安二十年,太祖從散關經(jīng)過武都征討張魯,到達陽平關,張魯想獻出漢中投降,他的弟弟張衛(wèi)不肯,率領幾萬人在關口堅守。太祖攻破了陽平關,進入蜀地。張魯聽說陽平關已經(jīng)被攻陷,將要磕頭歸降,閻圃又說:“現(xiàn)在被迫前往,功勞一定很小。不如依附杜濩和投奔樸胡共同抗拒,然后再投降,功勞一定大?!庇谑潜枷蚰仙竭M入巴中。身邊的人想把寶物、財貨、倉庫全都燒了,張魯說:“我本要投降朝廷,但是意愿沒有實現(xiàn)?,F(xiàn)在出走,避開對方軍隊的鋒頭,并沒有惡意。寶物、財貨、倉庫,是歸國家所有的?!庇谑欠夂脗}庫離去了。太祖進入南鄭,十分贊賞張魯。又因為張魯本來是有善意的,派人進行安慰說服。張魯率全家出來,太祖迎接他并任命他為鎮(zhèn)南將軍,用客人的禮節(jié)款待他,封他為閬中侯,食邑一萬戶。封張魯?shù)奈鍌€兒子和閻圃等人都為列侯。為自己的兒子彭祖迎娶張魯?shù)呐畠?。張魯死后,謚號為原侯。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