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由小編給大家?guī)頉Q定梁山命運的三個時刻分別是什么?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接著往下看
“人的命,天注定?!边@句話很多人都不認(rèn)同:“與天斗,其樂無窮,與地斗,其樂無窮,人定勝天!”人的命運,往往決定于一瞬間的選擇,在整部《水滸傳》中,梁山好漢低聲下氣受招安、征方臘損兵折將的命運完全可以改寫,即使不能推翻宋徽宗趙構(gòu)的龍椅,大家遠(yuǎn)走高飛謀個善終,也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是十分遺憾,每到?jīng)Q定梁山好漢命運的那一瞬間,總有人做錯事。
也正是因為宋江吳用三次抉擇錯誤,才致使五十九位好漢戰(zhàn)死:梁山之?dāng)?,宋江罪無可恕,吳用也難辭其咎。
熟讀古代史的讀者諸君都知道,天地之間從來就沒有一桿秤,老百姓也當(dāng)不了秤砣,頂多能當(dāng)一下資源和工具,運氣不好的,還會成為軍糧——如果朱粲張獻忠取得了江山,又有誰會在乎他們曾經(jīng)殺了吃了多少人?老百姓的命運,永遠(yuǎn)都不會掌握在自己手中,除非他已經(jīng)從待宰的羔羊變成了長出爪牙的虎狼。
在梁山一百單八將聚齊、英雄好漢排座次之后,大家已經(jīng)有了自保甚至更進一步的實力和機會。且不說宋江如何篡取了梁山頭把交椅,就是宋江當(dāng)了老大之后,梁山好漢仍然有三次機會來改變自己的命運。
但是這些殺人不眨眼的梁山好漢,面對三次機會,一次都沒把握住,所以我們甚至可以說:他們最后紛紛殞命,實際是叫花子背著二斗米——自討的。
決定梁山好漢命運的第一個瞬間:活閻羅偷喝御酒,黑旋風(fēng)扯詔揍欽差
眾所周知,在沒當(dāng)上梁山老大之前,宋江就已經(jīng)打定主意要招安了,因為他對蔡京高俅童貫的位置垂涎三尺,也盼著有一天能像北宋六賊那樣作威作福賣官鬻爵。
梁山一百單八將,除了部分臉皮厚的投降軍官還想通過招安回到體制之內(nèi),稍微要一點臉的都會覺得自己再次歸順,有點無顏見舊時袍澤,所以他們可以算騎墻派。絕大多數(shù)梁山好漢,不是跟奸臣有不共戴天之仇,就是一些山賊水匪污吏土豪,他們自知難容于朝廷,也當(dāng)不成好官——絕大多數(shù)梁山好漢的人品,未必就比蔡京高俅強。
像魯智深武松的那樣的英雄,像李逵這樣的夯貨狂徒,都反對招安,恰恰證明了無論是好人還是壞蛋,無論是有大智慧還是沒頭腦,都知道招安是死路一條。
梁山頭把交椅渴望招安,就大多數(shù)梁山好漢反對招安,在宋徽宗趙佶的朝堂上,也分成了鷹鴿兩派,在如何解決梁山問題的爭論中,主撫的鴿派占了上風(fēng),所以宋徽宗“便差殿前太尉陳宗善為使,赍擎丹詔御酒,前去招安梁山泊大小人數(shù)?!?/p>
鴿派占了上風(fēng),鷹派蔡京高俅自然不肯善罷甘休,各自派了一只小斗雞前去攪局,蔡京派出的那只是張干辦,高俅派出的是李虞候——如果陸謙尚在,高俅是不介意派他去跟林沖“敘舊”的,只要能把招安攪黃,犧牲一個陸謙也值得。
張干辦李虞侯其實并沒有鬧出多大動靜,因為身份決定了格局和膽魄,所以他們只能搞點小破壞。同樣,在梁山也有人在周密布局,這個布局的人就是智多星吳用。
后來發(fā)生的事情,證明吳用確實比張干辦李虞侯高明一點——僅僅是高明一點點,因為吳用同樣存在格局和膽魄的問題。
活閻羅阮小七偷喝御酒,可以成功激起梁山好漢的怒火,不管詔書上寫的文字多客氣,此次招安都注定失敗。有魯智深和武松這兩位酒神酒仙在,村醪劣酒的侮辱,絕對是叔叔可以忍嬸嬸都不可以忍。
李逵按照吳用事先的布置,“奪過詔書,扯的粉碎,便來揪住陳太尉,拽拳便打?!北焕_之后,又“劈頭揪住李虞候便打”。
這一統(tǒng)亂打,痛在陳太尉李虞侯身上,也痛在宋江心上。
等到村醪劣酒上場, “魯智深提著鐵禪杖,高聲叫罵,赤發(fā)鬼劉唐也挺著樸刀殺上來,行者武松掣出雙戒刀,沒遮攔穆弘、九紋龍史進,一齊發(fā)作,六個水軍頭領(lǐng)都罵下關(guān)去了?!?/p>
這場招安鬧劇就此收場,同時梁山眾好漢的改變自己命運的一次大好機會也就此失去:陳宗善或許無辜,但是留著張干辦李虞侯這兩個鳥人不殺,難道是要等過年嗎?
如果這時候李逵三拳兩腳打死陳宗善,魯智深武松禪杖戒刀把張干辦李虞侯拍成肉餅剁成肉泥,肯定就不會有后來的招安了——梁山眾好漢即使打不贏不斷前來征剿的官軍,也可以像后來的混江龍李俊那樣,遠(yuǎn)走高飛異域稱王。
但是吳用的計劃,只是攪局而已,或許他還有一種待價而沽的幻想,所以他在向阮小七李逵布置任務(wù)的那一瞬間,忽然拉了松套?;ê蜕恤斨巧畹亩U杖已經(jīng)提起,行者武松的戒刀已經(jīng)出鞘,只要近前一步,宋江的招安美夢就徹底破滅了。
決定梁山好漢命運的第二個瞬間:受招安后拒絕朝廷的工作安排
梁山全伙受招安之后,主管宋朝軍事的樞密院提出了安置方案:“這伙新投降的強盜,寸功未立就加官進爵,于禮制不合,也不公平,可以等到往后他們真的為朝廷出力建功,那時候才可以封官加祿?!?/p>
樞密院的顧慮其實也不無道理:“現(xiàn)今數(shù)萬之眾,逼城下寨,甚為不宜。陛下可將宋江等所部軍馬,原是京師有被陷之將,仍還本處。外路軍兵,各歸原所。其余人眾,分作五路,山東、河北分調(diào)開去,此為上策?!?/p>
不管怎么說,梁山軍既然已經(jīng)收了招安,他們就是大宋軍隊,梁山一百單八將已經(jīng)成了宋將,應(yīng)該無條件服從朝廷調(diào)遣。但是這幫山賊不知道“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宋江這個押司小吏對官場鐵律也一竅不通,居然拒不服從分配。
這時候我們甚至不能說奸臣童貫說話不對:“這廝們雖降,其心不改,終貽大患。以臣愚意,不若陛下傳旨,賺入京城,將此一百八人,盡數(shù)剿除,然后分散他的軍馬,以絕國家之患。”
不要說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后杯酒釋兵權(quán)的趙宋皇帝不允許梁山好漢變成宋江的私軍,就是歷朝歷代的英主,也絕對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fā)生。唐朝中后期藩鎮(zhèn)割據(jù)尾大不掉,已經(jīng)成了后世帝王心中揮之不去的夢魘。
其實梁山好漢的“俺等眾頭領(lǐng)生死相隨,誓不相舍”,只是一句廢話——征方臘損兵折將,一百單八將只回來十二個天罡正將和十五個地煞副將,怎么又“服從分配”了?這時候怎么不說“誓不分開”了?可見宋江等人不是舍不得分開,只是朝廷給的甜頭,還沒有滿足他們的胃口而已。
就是眾人這一瞬間的決定,注定了他們已經(jīng)上了朝廷黑名單。
如果梁山好漢服從朝廷的分配,最大的受益者可能是魯智深武松這樣真有本事的人,因為他們有能力建功立業(yè),而受損失的是宋江和吳用。
以宋江扛樸刀像扛鋤頭、被幾個小嘍啰輕松拿下的“武功”,沒有其他好漢在身邊,在戰(zhàn)場上活不過三天;吳用這個瞎參謀,挖坑害人在行,行軍布陣遠(yuǎn)不如神機軍師朱武,用不了多久,朱武就會飛黃騰達,而吳用可能會因為總是出餿主意而被斬首示眾。
所以這次大家各自奔向光明前程的大好機會,就這樣被白白浪費掉了。在官場和職場拼搏的讀者諸君可能都有這樣的體會:沒有誰想一輩子給人家當(dāng)小弟,現(xiàn)在有了各自出人頭地的機會,宋江為了有資格用兄弟的鮮血染紅自己的官袍,毫不惋惜地放棄了。
決定梁山好漢命運的第三個瞬間:水軍頭領(lǐng)準(zhǔn)備坑死宋江另起爐灶
在破遼國打田虎滅王慶之后,眼見得在朝廷中還是“另冊黑名單中人”,阮氏三雄、張橫張順兄弟外加一個混江龍李俊,就打定主意要另起爐灶了。
梁山軍押著王慶凱旋,真正受封賞的只有宋江盧俊義兩個:“宋江為保義郎,帶御器械,正受皇城使;副先鋒盧俊義加為宣武郎,帶御器械,行營團練使?!?/p>
船底的耗子最先知道船漏了,羅真人是活神仙,自然知道梁山軍的好日子到頭了,所以他才嚴(yán)令公孫勝離開。公孫勝一走,六位出身水軍的天罡正將也坐不住了,他們一起找來吳用秘密開會:“俺哥哥破了大遼,剿滅田虎,如今又平了王慶,止得個皇城使做(好歹有個職位),又未曾升賞我等眾人(這才是怨氣根源)……今請軍師自做個主張,若和哥哥商量,斷然不肯(瞞著宋江)。就這里殺將起來,把東京劫掠一空,再回梁山泊去,只是落草倒好(不管宋江死活了)?!?/p>
只可惜吳用再次拉了松套:“這話須是哥哥(宋江)肯時,方才行得;他若不肯做主張,你們要反,也反不出去!”
于是“六個水軍頭領(lǐng)見吳用不敢主張,都做聲不得?!?/p>
六個水軍頭領(lǐng)單獨找吳用而不肯找宋江,其實已經(jīng)透露出了要火并的意思,并且也擺明了立場,但是他們沒有把堅定的反招安派魯智深武松拉來一同開會,以至于吳用心存顧慮。
于是改變梁山好漢命運的最后一次機會就此失去,“七人密謀”的參與者,只有兩人得了善終,而在征方臘過程中,戰(zhàn)死五十九人、病亡十人,后來又毒死三個吊死兩個,可謂是死走逃亡,折損大半。
三個瞬間,三次錯誤的選擇,三次改變命運的機會白白浪費,宋江罪無可恕,吳用難辭其咎。筆者所說的三個瞬間三次機會,只是拋磚引玉,還請讀者諸君不吝賜教:梁山一百單八將,還有哪些機會可以改變命運(比如林沖一刀斬了被擒的高俅)?如果他們不招安而死扛到底,能不能熬到金兵南侵而成為岳飛韓世忠麾下的義軍?如果他們頂不住官軍的多次圍剿,能不能殺出一條血路,到海外自立為王?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