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名著《水滸傳》里的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漢,大家可以說是耳熟能詳。這是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文章,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快來看看吧!
金圣嘆評水滸時認為花和尚魯智深不如行者武松,他認為梁山一百單八將中武松第一、魯智深第二:“魯達自然是上上人物,寫得心地厚實,體格闊大。論粗鹵處,他也有些粗鹵;論精細處,他亦甚是精細。然不知何故,看來便有不及武松處。想魯達已是人中絕頂,若武松直是天神,有大段及不得處。”
在金圣嘆看來,武松像三國名將趙云一樣完美,具備了其他好漢的全部優(yōu)點,跟武圣人關羽有一拼:“人人未若武松之絕倫超群。然則武松何如人也?武松,天人也。武松天人者,固具有魯達之闊,林沖之毒,楊志之正,柴進之良,阮七之快,李逵之真,吳用之捷,花榮之雅,盧俊義之大,石秀之警者也。斷曰第一人,不亦宜乎?”
說魯智深不如武松,包括半壺老酒在內,可能很多人都不贊同,但是要說魯智深處處強于武松,似乎也不太客觀公正:魯智深雖然是梁山第一大俠,也能稱得上梁山第一條好漢,但他還真有四點不如武松,這四點不如,就藏在金圣嘆評出的武松十個優(yōu)點之中:闊、毒、正、良、快、真、捷、雅、大、警。
武松這十個優(yōu)點,并非金圣嘆憑空捏造,在《水滸傳》好宋元兩朝就出現的《武十回》中,武松確實是具備了這十個優(yōu)點,而且還可能更多,比如武松的相貌,就似乎比魯智深更加符合宋朝和現在的審美:魯智深身高八尺腰大十圍,作為武將是優(yōu)秀的形體,但作為江湖人物,就有點太胖了,魯智深長得像“渾身筋突”的虎侯許褚許仲康,武松則更像“濃眉大眼闊面重頤”的趙云趙子龍。
許褚、趙云、魯智深、武松都是身長八尺,許褚魯智深是腰大十圍的將軍肚,趙云武松則是身手矯健的肌肉男,宋江一見武松就驚為天人:“身軀凜凜,相貌堂堂。一雙眼光射寒星,兩彎眉渾如刷漆。胸脯橫闊,有萬夫難敵之威風;語話軒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氣。心雄膽大,似撼天獅子下云端;骨健筋強,如搖地貔貅臨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間太歲神?!?/p>
許褚和魯智深都比較喜歡赤膊,趙云和武松都很注重儀表。衣冠楚楚并不是武松十個優(yōu)點之一,如果這算是優(yōu)點“雅”,也不能說武松強于魯智深——魯智深坐化前的偈語,證明他是一個有大智慧的大雅之人,至少能跟武松平分秋色,而且可能還更勝一籌。
咱們還是把話題回到魯智深與武松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上來:武松和魯智深一樣,都是心胸闊達視功名利祿如糞土的好漢,宋江能用八十兩銀子收購黑旋風李逵一生,卻不能買動魯智深武松替他出手一次。
在闊、正、良、真、雅、大六個方面,武松和魯智深相比都沒有優(yōu)勢,但是在毒、快、捷、警四個方面,武松還是有一些優(yōu)勢的。
金圣嘆說武松有林沖之毒,是因為武松跟林沖一樣,“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徹,都使人怕”。
我們細看水滸原著,就會發(fā)現在這方面,不但花和尚魯智深不如行者武松,就是豹子頭林沖,也有大段不及之處。
魯智深禿而不毒,誤殺鎮(zhèn)關西鄭屠之后,下手就變得極有分寸,無論是面對神駒子馬靈還是南征第一大功方臘,他都是一禪杖打翻,既不打死也不打傷——他用的是禪杖而非方便鏟,禪杖原本就是老和尚用來打醒念經時瞌睡的小和尚的,只不過魯智深用的是渾鐵打造而成,也沒有包裹緩沖之物,只是刷了一層漆。
魯智深不能繼續(xù)留在大相國寺跟偷菜潑皮喝酒吃肉,就是因為心慈手軟,在野豬林放過了董超薛霸:“那兩個防送公人回來對高俅那廝說道:‘正要在野豬林里結果林沖,卻被大相國寺魯智深救了。那和尚直送到滄州,因此害他不得?!@直娘賊恨殺灑家,分付寺里長老不許俺掛搭;又差人來捉灑家,卻得一伙潑皮通報,不曾著了那廝的手?!?/p>
如果換做浪子燕青或行者武松,董超薛霸不是咽喉中箭就是身首異處,絕不會像魯智深那樣只打折了松樹嚇唬人——那些奸險小人,當面一套背后一套,不舉報魯智深是不可能的。
魯智深下手不夠狠,給自己留下了后患,又因為江湖經驗不足,著了母夜叉孫二娘的道兒,差點變成了饅頭餡:“逃走在江湖上,東又不著,西又不著,來到孟州十字坡過,險些兒被個酒店婦人害了性命,把灑家著蒙藥麻翻了……”
僅從野豬林救林沖而不殺解差、十字坡被蒙汗藥麻翻這兩件事中,我們就能看出魯智深確實不如武松毒、快、捷、警。武松血濺鴛鴦樓,一刀一個不留活口,在十字坡遇到母夜叉孫二娘,不但沒有被麻翻,還占了一些便宜,赤膊的孫二娘想起當時他跟武松的打斗,一定會面紅耳赤:“武松就勢抱住那婦人,把兩只手一拘拘將攏來,當胸前摟住,卻把兩只腿望那婦人下半截只一挾,壓在婦人身上,只見他(她)殺豬也似叫將起來?!?/p>
金圣嘆和李卓吾、袁無涯看到此處都憋不住笑:“趣絕。趣甚。思之絕倒,武二真正妙人,無可不可,前者嫂嫂日夜望之(這種場面,潘金蓮思之盼之而不可得)?!?/p>
武松這種打法,魯智深是萬萬學不會也不肯學的,這似乎可以證明魯智深比武松還真良正雅一些——魯提轄是粗獷豪邁的將軍范兒,武都頭似乎沾了太多江湖氣,他醉打蔣門神之前,也曾對老板娘不太禮貌:“搶入柜身子里,卻好接著那婦人,被武松一手接住腰胯,一手把冠兒捏作粉碎,揪住云髻,隔柜身子提將出來望渾酒缸里只一丟。聽得撲通一聲響,可憐這婦人正被直丟在大酒缸里?!?/p>
武松把那婦人丟進酒缸之前還說了一些“風話兒”,他怎么說的,讀者諸君可以自己去看原著,半壺老酒就不再復述了。武松在快活林的表現,實際就是幫一個惡霸揍另一個惡霸,有義氣,但未必有道義。
實話實說,在梁山一百單八將中,半壺老酒最佩服的就是武松的快意恩仇敢作敢為出手果斷,但是用金圣嘆的十個標準來考核,武松和魯智深相比,只有四項占優(yōu)卻有六點不及,更多讀者都喜歡把魯智深評為梁山第一條好漢,武松只能緊隨其后當名副其實的武二郎。
一千個人心目中有一千部《水滸傳》,金圣嘆的點評也未必準確,他說李逵“天真爛漫到底,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半壺老酒連半點都不認可,跟魯智深武松相比,戳暈歌女、斧劈孩童、屠滅扈家莊的李逵就是個人渣,要是評選梁山三大惡人,李逵倒是有資格入選。
李逵宋江猥瑣不足道,魯智深武松誰是梁山第一條好漢卻頗有爭議,最后的決定權只好交給讀者諸君:從體貌、人品、武功、力氣、俠義諸方面考量,魯智深和武松這兩位好漢,誰是梁山第一英雄?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