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廣記》是中國古代文言紀實小說的第一部總集,全書500卷,目錄10卷,取材于漢代至宋初的紀實故事為主的雜著,屬于類書。作者是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鉉、趙鄰幾、王克貞、宋白、呂文仲等14人,因成書于宋太平興國年間,和《太平御覽》同時編纂,所以叫做《太平廣記》。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guī)硐嚓P(guān)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太平廣記·卷六十三·女仙·驪山姥
【原文】
驪山姥,不知何代人也。李筌好神仙之道,常歷名山,博采方術(shù)。至嵩山虎口巖石室中,得黃帝《陰符》本,絹素書,緘之甚密。題云:“大魏真君二年七月七日,道士寇謙之藏之名山,用傳同好?!币悦訝€,筌抄讀數(shù)千遍,竟不曉其義理。因入秦,至驪山下,逢一老母,鬢髻當頂,余發(fā)半垂,弊衣扶杖,神狀甚異。路旁見遺火燒樹,因自言曰:“火生于木,禍發(fā)必克?!斌苈勚@,前問曰:“此黃帝《陰符》秘文,母何得而言之?”母曰:“吾受此符,已三元六周甲子矣。三元一周,計一百八十年,六周共計一千八十年矣(“一千八十年矣”原作“一千八年”。據(jù)陳校本改)。少年從何而知?”筌稽首載拜,具告得符之所,因請問玄義。使筌正立,向明視之曰:“受此符者,當須名列仙籍,骨相應仙,而后可以語至道之幽妙,啟玄關(guān)之鎖鑰耳。不然者,反受其咎也。少年顴骨貫于生門,命輪齊于日角,血脈未減,心影不偏,性賢而好法,神勇而樂智,真吾弟子也!然四十五歲,當有大厄?!币虺龅煌ǎ炗谡榷?,令荃跪而吞之。曰:“天地相保。”于是命坐,為說《陰符》之義曰:“陰符者,上清所秘,玄臺所尊,理國則太平,理身則得道。非獨機權(quán)制勝之用,乃至道之要樞,豈人間常典耶?昔雖有(明抄本“雖有”作“蚩尤”。)暴橫,黃帝舉賢用能,誅強伐叛,以佐神農(nóng)之理。三年百戰(zhàn),而功用未成。齋心告天,罪己請命。九靈金母命蒙狐之使,授以玉符,然后能通天達誠,感動天帝。命玄女教其兵機,賜帝九天六甲兵信之符,此書乃行于世。凡三百余言,一百言演道,一百言演法,一百言演術(shù)。上有神仙抱一之道,中有富國安民之法,下有強兵戰(zhàn)勝之術(shù)。皆出自天機,合乎神智。觀其精妙,則黃庭八景,不足以為玄;察其至要,則經(jīng)傳子史,不足以為文;較其巧智,則孫吳韓白,不足以為奇。一名黃帝天機之書。非奇人不可妄傳,九竅四肢不具、慳貪愚癡、驕奢淫佚者,必不可使聞之。凡傳同好,當齋而傳之。有本者為師,受書者為弟子。不得以富貴為重、貧賤為輕,違之者奪紀二十。每年七月七日寫一本,藏名山石巖中,得加算。本命日誦七遍,益心機,加年壽,出三尸,下九蟲,秘而重之,當傳同好耳。此書至人學之得其道,賢人學之得其法,凡人學之得其殃,職(明抄本、陳校本“職”作“識”)分不同也。經(jīng)言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輕命,蓋泄天機也。泄天機者沉三劫,得不戒哉!”言訖,謂筌曰:“日已晡矣,吾有麥飯,相與為食。”袖中出一瓠,命筌于谷中取水。既滿,瓠忽重百余斤,力不能制而沉泉中。卻至樹下,失姥所在,惟于石上留麥飯數(shù)升。悵望至夕,不復見姥,筌食麥飯。自此不食,因絕粒(粒字原闕,據(jù)明抄本、許刻本補)求道,注《陰符》,述二十四機,著《太白陰經(jīng)》,述《中臺志閫外春秋》。以行于世。仕為荊南節(jié)度副使仙州刺史。(出《集仙傳》)
【翻譯】
驪山姥,不知道是哪個朝代的人。李筌喜好神仙之道,經(jīng)常游歷名山,廣泛采集方術(shù),在嵩山虎口巖石室中,得到了黃帝《陰符》本絹素書。素書封固得很嚴密。上面有題字,內(nèi)容是:大魏真君二年七月七日,道士寇謙之把它藏在名山,用它傳給愛好相同的人。因書已糜爛,李筌將書抄下來,并讀了幾千遍,但始終不明白《陰符》的義理。因為到陜西去,走到驪山腳下,遇到一個老媽媽,這個老媽媽的發(fā)髻從鬢邊梳到頭頂,其余的頭發(fā)半垂,穿著破衣服,拄著拐杖,神情狀態(tài)很不一般。老媽媽看到路旁有遺火燒樹,就自言自語地說:“火生于木,禍發(fā)必克?!崩铙苈牭竭@話很驚訝,就上前問她:“這是黃帝《陰符》中的秘言,老媽媽怎么能說出它呢?”老媽媽說:“我接受這個符,已經(jīng)三元六周甲子了。三元一周,共計一百八十年,六周共計一千零八十年了。年輕人,你從哪里得知《陰符》呢?”李筌行過稽首禮又行拜禮,就詳細地告訴老媽媽得符的地方,趁便請問《陰符》的玄義。老媽媽讓李筌正面站立,向著亮處把他看了看,說:“接受這個符的人,該當名列仙籍,骨相應當成仙,然后可以告訴他至道的幽深奧妙,付與他開啟玄關(guān)之鎖的鑰匙。如果不是這樣的人,反而會受到責罰。年輕人的顴骨通到生門,命輪與月角相齊,血脈未滅,心影不偏,本性賢德而又喜好法術(shù),精神旺盛而又喜歡動腦子,真是我的弟子啊!然而四十五歲時,你當有場大難?!庇谑悄贸鲋焐皩懥艘坏婪?,串在拐杖尖上,令李筌跪著把它吞下去。說:“天地保佑你?!庇谑敲倔茏?,給他解說《陰符》的意義,她說:“陰符是上清秘密保存而又為玄臺所尊崇的道經(jīng),用它治國,國家就太平;用它治理自身,自身就能得道。不僅僅用于機變權(quán)謀以制勝,乃是至道的核心要訣,哪里是人間的一般典籍呢?從前雖有橫暴,黃帝推舉任用賢能的人,誅伐強暴叛逆,來幫助神農(nóng)治國。三年作戰(zhàn)一百次,而功用仍沒有完成。他就誠心齋戒,稟告上天,歸罪自己,請求天命。九靈金母命蒙狐使者授給黃帝玉符,然后就通天達誠,感動天帝。天帝又命玄女教給他兵機,賜給黃帝九天六甲兵信之符,這本書才在世上流行?!蛾幏房偣踩俣嘧?,一百字解說道,一百字解說法,一百字解說術(shù)。上有神仙抱一之道,中有富國安民之法,下有強兵戰(zhàn)勝之術(shù)。這都出自天機,合乎神智。觀看了它的精妙,黃庭八景就不以為玄;洞察它的至要,經(jīng)傳子史就不足以稱為文章;考較它的巧智,孫吳韓白等人都不足以稱作奇人。這書還有一名,叫《黃帝天機之書》,不是奇人不可隨便傳授。九竅四肢不全,或慳貧愚癡、驕奢淫逸的人,一定不能讓他們知道它。凡是傳給愛好相同的人,應當齋戒之后傳給他,有本的人是師父,受書的人是弟子。不能把富貴看得很重,把貧賤看得很輕,違背它的人則被奪去二十年壽命。每年七月七日寫一本,藏在名山石巖中,就能得到增加壽算,本命日讀七遍,可以有益于心機、增加壽命、跳出三尸、使九蟲降服。保守秘密而珍重它,并且只能傳給愛好相同的人。這本書至人學它可以得其道,賢人學它可以得其法,凡人學它則會得到懲罰,這是因為人的職分不同啊。經(jīng)上說君子得到它可以固身,小人得到它可以喪失性命,原因是小人泄露天機。泄露天機的人要沉淪三劫,能不警惕嗎?”說完這些道理,又對李筌說:“已經(jīng)到吃飯的時候了,我有麥飯,一起吃飯吧!”又從袖子里拿出一個瓢,令李筌到山谷中去取水。瓢里的水滿了以后,瓢忽然有一百多斤重,李筌的力氣小,不能控制,瓢就沉到泉水中了。李筌回到樹下時,驪山老媽媽已經(jīng)不見了,只是在石頭上留著幾升麥飯。李筌惆悵地等到晚上,也沒有再見到驪山老姥。李筌吃了麥飯以后,從此不再吃飯,就絕食求道,注解《陰符》,陳述二十四機,著《太白陰經(jīng)》,又寫下了《中臺志閫外春秋》,在世上流行。李筌后來做了官,任荊南節(jié)度副使、仙州刺吏。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