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紅樓夢》里的王夫人非常不喜歡林妹妹,極力反對木石姻緣,并且當(dāng)眾給林黛玉難堪,那么賈母是如何反擊的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xì)解答。
在榮國府中,林妹妹與賈寶玉從小一塊兒長大,情意深厚,在榮國府眾人的心中,早已默認(rèn)了他們是一對的事實。正如王熙鳳借著喝茶事件調(diào)侃林妹妹所說的:既吃了我們家的茶,什么時候做我們家的媳婦?也正如賈璉的小廝興兒,同尤氏姐妹所說的:再過一兩年,等老太太一句話,他們自然就成了。
只是,對于寶黛二人的幸福生活,在榮國府中,卻并非僅有支持的聲音。同樣的,也有反對的聲音。而其中,反對最明顯的,莫過于賈寶玉的母親王夫人。
從六歲的林黛玉因為失去母親被賈母接近榮國府的第一天開始,當(dāng)她們第一次相見的時候,王夫人就毫不客氣地提醒了林妹妹:我有一個混世魔王,你不要理他。
外甥女的初來乍到,外甥女的喪母之痛,在王夫人這個舅媽面前,變得一文不值。由此可見,她對黛玉這個女孩的反感,到了怎樣的地步。
劉姥姥第二次進(jìn)榮國府,大老遠(yuǎn)的,帶著孫子板兒,一老一少,扛著兩麻袋從地里新摘下來的瓜果蔬菜。他們的到來,是為了報答榮國府當(dāng)日的救濟(jì)之恩。
然而她淳樸、難得的感恩之心,卻無意之中迎合了鳳姐與賈母。也是因此,他們受到了特殊的對待,在榮國府待了好幾天。
也是因此,他們才有機會游覽皇家園林大觀園。
大觀園,在《紅樓夢》中,是眾多年輕姐妹的生活之所,它象征著青春王國。然而它本身,又是賈元春省親的皇家園林,按規(guī)矩,當(dāng)貴妃娘娘離開之后,大觀園應(yīng)該封閉,閑雜人等不得入內(nèi)。
但元春在省親的時候,看到了眾姐妹的才藝;也目睹了大觀園的盛況。所以,在她心中,不愿意這樣的盛況被荒廢,正是出于這樣的動機,才讓黛玉等人成為了大觀園中的一分子。
大觀園有皇家園林的氣派,出自山之野這樣的名家之手,富麗繁華,猶如劉姥姥口中的比那畫兒上還好的人間仙境。
在賈母的帶領(lǐng)下,劉姥姥祖孫二人,得以進(jìn)入這樣一個他們一輩子都難以進(jìn)入的園林之中。在這一天,眾人都是歡喜和快樂的。
然而,即便在這樣喜悅和快樂之中,依然發(fā)生了不愉快的插曲:林妹妹遭到了王夫人的羞辱。
賈母帶著眾人,進(jìn)入大觀園的第一站,就是瀟湘館,而作為這里的東道主,面對眾人的到來,林妹妹也是熱情款待,忙著給眾人沏茶。
當(dāng)她將茶端到了賈母的面前時,老太太高興地接下了,只是,這個時候,王夫人卻說話了:姑娘,我們不吃茶。
這樣一句簡單的話,卻讓林妹妹顯得非常尷尬。因為在封建社會,尤其在榮國府這樣一個禮儀大家之中,茶是一種最基本的待客之道。
縱觀《紅樓夢》前八十回,我們會發(fā)現(xiàn),明確拒絕喝茶的客人,僅王夫人一人?;蛟S明白了這一點,我們便能明白王夫人對黛玉的刻薄。
好在林妹妹涵養(yǎng)好,對王夫人這樣的羞辱毫不在意,反而搬來了自己平常所坐的椅子給舅媽坐。而這一切,眾人都看在眼里。
在《紅樓夢》中,最疼林妹妹的,當(dāng)屬賈母。正如黛玉初進(jìn)榮國府,便能得到超越賈府三春的待遇。因此,面對兒媳婦當(dāng)年羞辱外孫女,她也并沒有含糊。
所以沒過多久,她就說出了這樣一番莫名其妙的話。她對兒媳婦說道:這里的窗紗舊了,顏色也不翠了,同這四周的竹子很不搭,明日將它換了吧。
其實賈母這樣的細(xì)節(jié),不僅體現(xiàn)了她對外孫女細(xì)致入微的關(guān)注和呵護(hù);同樣,也體現(xiàn)了,她為黛玉在榮國府不受委屈的良苦用心。
在榮國府這樣一個小型的社會中,人人都有一雙體面眼,一顆富貴心。跟風(fēng)的意味非常濃厚。作為榮國府的老太太,賈母是深有體會的。
所以,面對兒媳婦對外孫女的輕視、無禮,她選擇了最直接又最委婉的方式。
作為榮國府的二太太,王夫人的確是這個家的當(dāng)家人,只是,榮國府的大小事,她卻早早地,交給了內(nèi)侄女王熙鳳打理。也是因此,諸如給林妹妹換窗紗的事,根本不必驚動她。
然而恰好,賈母卻巧妙地意識利用到了這一點。
王熙鳳明明就在跟前,她卻將這樣的小事特意叮囑給了兒媳婦。這樣做,既回應(yīng)了王夫人拒絕喝茶的無禮;同樣,也在眾人面前,無形之中抬高了林妹妹的身價。
面對這一幕,鳳姐不愧是精明之人,她在第一時間接過了話,將姑媽尷尬的處境瞬間化解了。
閱讀到此,若我們細(xì)細(xì)品味,總能品味出賈母、王夫人對黛玉的不同態(tài)度。只是在這樣的情形之下,這個人的反應(yīng),卻顯得讓人難以捉摸。
這個人,就是劉姥姥。
劉姥姥這個人物,在《紅樓夢》 前八十回中,僅僅出現(xiàn)了兩回,而相比于她第一次進(jìn)榮國府的言語粗鄙、未語先紅了臉而言,第二次進(jìn)榮國府的她,已然符合士別三日當(dāng)刮目相看。
而在瀟湘館中,劉姥姥的反應(yīng),就是最好的體現(xiàn)。
面對王夫人拒絕黛玉的茶,想來,在這一刻,她也是難以理解的。只是,在處理這樣尷尬的情形之時,她所用的法子,卻是極具高情商的。
她絲毫沒有提及喝茶這件事,同樣,也沒有詢問這間房子的主人是誰?而是對這間房做了中肯的評價:如此精致的書房,只怕是哪位公子哥兒的吧。
林黛玉出身書香門第之家,從小又受到父親假充男兒般的撫養(yǎng)。所以她對書,有著不同于封建社會之下的一般女子。
在封建社會,對女子的教育方式,大多認(rèn)可的是“女子無才便有德”;在榮國府中,賈府三春雖然能夠上學(xué),但她們的目的,不過是簡單的認(rèn)識幾個字,別做睜眼瞎子罷了。
所以,林妹妹第一次進(jìn)榮國府,當(dāng)賈母問她讀了什么書的時候,當(dāng)她回答剛讀完《四書》,老太太的興趣變少了不少。
作為史家的嫡出小姐,賈母同樣也是書香門第之家的小姐,然而即便如此,她對女子讀書的態(tài)度,也是僅此而已;由此可見,王夫人對瀟湘館精致的如公子哥的書房一樣,該是怎樣的情緒?
其實,從賈母帶著眾人來到瀟湘館的滿心歡喜來看,劉姥姥是能夠體會出這個住處的不同尋常;而隨著黛玉給老太太敬茶,瀟湘館的真正主人,也就不言而喻了。
只是,高情商的劉姥姥,看破卻并沒有說破。在王夫人給了黛玉難堪,場面一度陷入尷尬的情形下,她選擇了最恰當(dāng)?shù)姆绞剑D(zhuǎn)移了話題,打破了這樣的處境。
小結(jié):
在《紅樓夢》中,賈母與王夫人,因為賈寶玉的婚姻,展開了激烈的斗爭。各自使出了渾身解數(shù),扶持各自理想中的人物。
也是因此,在榮國府才會有“金玉良緣”、“木石前盟”的存在。只是,面對這樣的一幕,無論是精明的王熙鳳,還是有心機的襲人,她們對此的態(tài)度,立場都顯得太過明顯。
而她們最終不幸的下場,在一定程度上,也同此有關(guān)?;蛟S,若她們都具有劉姥姥的智慧、劉姥姥的高情商。相信,在面對這樣一個難題之時,她們一定會處理得更加從容、更加圓滑。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