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毀長城最早記載在《南史·檀道濟傳》中。南北朝時期,宋國大將檀道濟,因為名聲太高,左右部將又都驍勇善戰(zhàn),皇帝很不放心,在一些大臣的挑撥之下,把他騙到京城建康想除掉他。檀道濟被關(guān)進大牢,兩眼瞪得像火把一樣,又氣又恨一口喝下一斛酒(一斛能裝五斗米),大吼道:“你們這樣做是自毀你們的萬里長城啊!(乃壞汝萬里長城!)” 接下來小編給大家?guī)硐嚓P(guān)的文章
檀道濟家一共兄弟五人,世代居住在京口,因為年幼喪父的原因,兄弟五人都由堂叔檀憑之養(yǎng)大。檀家兄弟里,包括檀道濟在內(nèi),一共有三人追隨了劉裕在京口起兵討伐篡位的桓玄的義軍,在擊敗桓玄后,檀道濟跟隨劉道規(guī)等人追擊桓玄,最終桓玄兵敗身死。由于其驍勇善戰(zhàn),屢獲佳績,不久后檀道濟便被委任為輔國將軍、南陽太守,并且還被賜予了吳興縣五等侯的爵位。
之后,檀道濟跟隨著劉道規(guī)到處東征西討,并且在后來的盧循之亂中,檀道濟積累了大量戰(zhàn)功,一路升遷,先是轉(zhuǎn)為安遠護軍、武陵內(nèi)史,之后又升為太尉劉裕參軍、中書侍郎以及寧朔將軍、參太尉軍事等職位,并且還被進爵為唐縣男,食邑四百。之后又擔任過劉裕的太尉主簿以及諮議參軍。可以說,檀道濟一步步地走向劉裕集團的核心,成為了劉裕的心腹。
后來劉裕乘著北方后秦皇帝姚興去世,新的皇帝姚泓剛剛登基導致多處出現(xiàn)叛亂的機會,派出檀道濟以及王鎮(zhèn)惡等人作為前鋒進行北伐,讓他們向許昌、洛陽方向進攻,結(jié)果一路上勢如破竹,沿路各城紛紛望風而降,檀道濟更是高歌猛進,拿下了軍事重地洛陽。檀道濟北伐剛?cè)岵瑢Υ攨s并不殘忍,甚至主動將其釋放,從而獲得了北方民眾的民心,歸降的人越發(fā)多起來。最終檀道濟率領(lǐng)的北伐軍攻下了長安,滅亡了后秦,而檀道濟也因此轉(zhuǎn)任征虜將軍、瑯琊內(nèi)史。
此時的劉裕在朝堂之上可謂是軍功顯赫,被朝廷封為宋公,其實按他這份身份,儼然有當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勢,果不其然,元熙二年(420),劉裕代晉稱帝,改國號為宋。檀道濟作為劉裕集團的核心骨干自然也得以加官進爵,轉(zhuǎn)任護軍將軍,加散騎常侍,兼領(lǐng)石頭戍事,爵位更是被封為永脩縣公,食邑二千??上В瑒⒃T谖粌H僅三年便患病而亡,只能將皇位傳給年僅十六歲的長子劉義符,并安排檀道濟、徐羨之、傅亮和謝晦四人一同接受顧命,共同輔佐當時尚且年幼的宋少帝劉義符。
不過,劉裕死后權(quán)力的交接并沒有想象的那么順利,先是北方氣勢鼎盛的北魏政權(quán)趁著劉裕去世這一大好時機南侵,檀道濟雖然領(lǐng)兵逼退了圍攻東陽城的北魏軍,但北魏軍乘機合兵攻打虎牢,檀道濟軍隊因為糧草供應沒能跟上的原因,晚了一步到達,而且圍攻虎牢的北魏軍隊人多勢眾,最終虎牢還是淪陷在北魏的手中。
除了來自北魏的外患,宋朝內(nèi)部也具有隱患,繼位的宋少帝劉義符并不能好好地行使皇帝的職權(quán),貪圖享樂,并且行為處事也不合禮數(shù),最終讓四位顧命大臣達成集體決定將其廢黜,檀道濟雖然并沒有主動提出意見,但也參與到了其中。最終少帝被廢黜,不久后被誅殺,而劉裕次子廬陵王劉義真也因為被其他三位顧命大臣先行廢掉而喪失了繼位資格,最終決定由劉裕第三子宜都王劉義隆繼位。
元嘉三年(426),穩(wěn)定政權(quán)后的劉義隆決定誅殺之前主謀廢掉宋少帝的三位顧命大臣,徐羨之和傅亮先行被誅殺,并且派出到彥之作為先鋒討伐起兵反抗的謝晦,而檀道濟則因為在當年只是跟隨者而沒有被劉義隆一同誅殺,劉義隆甚至還讓他作為到彥之的后軍一同誅殺謝晦,謝晦原本已經(jīng)擊敗了到彥之,但由于檀道濟的軍隊及時支援,謝晦軍隊士氣大減,最終兵敗被擒。
戰(zhàn)后,檀道濟成為了唯一僅剩的顧命大臣,不但沒有被劉義隆提防,繼續(xù)管轄多個郡的軍事,并且還被封為征南大將軍。宋文帝劉義隆穩(wěn)定政局后,在元嘉七年(430)開始北伐,原本到彥之領(lǐng)導北伐已經(jīng)收復了河北的失地,但北魏不久就組織了反攻,到彥之因為軍中出現(xiàn)疫病加上自己眼疾復發(fā),只能退兵。
第二年,宋朝廷選擇讓檀道濟統(tǒng)領(lǐng)北伐以救援被圍攻的滑臺,檀道濟一路屢戰(zhàn)屢勝,但北魏為了阻止其進攻勢頭,選擇城破后燒掉糧草,讓檀道濟無法以戰(zhàn)養(yǎng)戰(zhàn),檀道濟因為糧草不濟無法繼續(xù)北上,滑臺最終因為彈盡糧絕而陷落。
而檀道濟也不得不因為缺糧而班師回朝,甚至有逃兵將軍中缺糧的消息告訴了魏軍,面對大軍襲來的北魏,檀道濟用在沙子上蓋上米糧并且在夜里點數(shù)的方法騙過了魏軍,導致魏軍以為其糧草充足而逃兵是檀道濟放出的誘餌。最終魏軍由于懼怕被伏擊而沒有追擊,并且還殺掉了告密的逃兵,使得檀道濟全軍而返。
檀道濟雖然沒有能夠北伐成功,但依然在班師回朝后得以進位司空。檀道濟多年南征北戰(zhàn),建立了大量軍功,在朝中也頗具威望,子嗣也頗具才氣,最終招來了他人的忌憚。由于宋文帝劉義隆身體不好,時?;疾?,甚至好幾次病得非常嚴重,這使得當時代為執(zhí)掌朝中大權(quán)的彭城王劉義康擔心劉義隆去世后無人能壓制住檀道濟,最終在劉義隆又一次病重時,劉義康鼓動誅殺檀道濟,并獲得了劉義隆的同意。
結(jié)果,檀道濟和他的兒子們一共八人,全都以謀反罪名被處死。檀道濟被捕時,怒發(fā)沖冠,憤然表示“這是你在破壞你自己的萬里長城?!碧吹罎篮?,原本因為檀道濟的存在而對南侵頗有忌憚的北魏人得知此消息大喜過望,表示南方人已經(jīng)不足為懼,之后南侵的頻率也大幅增加。最終,劉義隆在元嘉二十七年(450)因為北伐再次失敗而面對反攻到長江邊的北魏軍隊時,感嘆道“如果檀道濟還在,怎么會落得如此田地?!笨梢娞吹罎?,對南朝宋而言真就像萬里長城的倒塌一樣。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