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獲不少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后感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寫好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觀后感的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00字篇一電影講述的是1976年7月28日凌晨,唐山發(fā)生了有史以來最強烈的地震,當時的唐山上空電光閃閃,驚雷震蕩。在強烈的搖撼中,這座百萬人口的城市在頃刻間夷為平地。
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一家四口在這次地震中骨肉分離,32年后,他們才聚到一起。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女孩兒方登,她一直生活在養(yǎng)父母家,地震給她帶來的心理創(chuàng)傷一直沒有愈合,直到她見到了自己的親人。
那次毀滅性的地震,24萬人遇難。多少個家庭沒有了,多少個孩子成了孤兒,活下來的人,很幸運,也很堅強!可見,我們在大自然面前是多么的渺小,多么的脆弱。
看了這部電影,感覺自己被深深地震撼了。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我們應該好好愛護它,保護環(huán)境,愛惜生命,珍惜和家人的每一天。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00字篇二今天下午,媽媽帶我去看一部讓我淚流滿面的電影——唐山大地震
主演:元妮(飾媽媽)、大強(飾爸爸)、方登(飾姐姐)、方達(飾弟弟)。
故事:有一個幸福的一家四口,過著快樂的生活。
一天,地震了,爸爸著急救孩子犧牲了,姐弟倆壓在一個水泥板下,所以只能救一個人,媽媽有氣無力地說:兩個都要救!
救災的人說:咋跟你說不明白那,只能救一個!
媽媽悲痛萬分:那......那......那救弟弟!弟弟救活了,但少了一條胳膊,方登雖然沒死,但是她恨自己的媽媽救弟弟不救她!
32年后,姐弟倆在汶川大地震中見面了(都是為了救人),回家后,母女倆談了一番,這才打開方登多年的心結。
看了這部電影,我雖然沒哭,但是覺得他們太可憐了!
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傷害大自然,大自然也會傷害你!
所以我們要環(huán)保,還城市一片綠色的天空!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00字篇三上周五看了唐山大地震,首先擺出幾個想不明白的問題:
西紅柿明明一個可以分成兩半,一半給弟弟,一半給姐姐,為什么不這么做?說明媽媽偏心嗎?
在一個板子同時壓著姐姐和弟弟的時候,后來媽媽說救弟弟,姐姐一直難以釋懷這件事情,一直到最后的結局,在512地震中參加救援時候姐姐想明白了,可我還是想不明白,從頭到尾都是媽媽在偏心的,等人已經沒了,再做那么多看似緬懷的事情,有意義嗎?
一個失去右臂騎三輪車的小孩,突然一下變成了開寶馬的大款,過度太突然了。
事隔32年,應該劇中的姐姐和弟弟都四十歲左右的人了,個人以為李晨和張靜初在影片中的年齡和四十歲左右不相稱,化妝過于年輕。
前奏的一點災難性畫面很短暫(和電影名字有點不符合),之后就是很平淡冗長的劇情,已經做好了看該片子要哭的心理準備,發(fā)現看完之后竟然沒有哭一次,廣告太煽情。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00字篇四前幾天,我們在學校觀看了電影《唐山大地震》。
電影講述了“23秒,32年的故事”。孩子們的父親在地震中為了救孩子們和母親時不幸被砸死。孩子們也被壓在了一塊大石板下,當只能救一個孩子時,母親選擇了救弟弟,而姐姐并沒有去世,她被解放軍收養(yǎng),并學了醫(yī)。在三十幾年后的汶川大地震時,她來到汶川救人,和弟弟相遇了。
電影中的父親和母親都具有偉大的愛,父親為了救大家不幸被砸死,而母親卻時時刻刻想念姐姐。弟弟上學的課本她買兩份,一份給弟弟,還有一份說是要給姐姐。這兩種愛并不是完全相同。
在生活中,這兩種愛都很重要。母愛時時刻刻都能體會到,像生病時帶我們去醫(yī)院。父愛總是很嚴厲,像我上次喉嚨痛吃不下藥時,母親讓我把藥片弄碎了再吃,而父親卻讓我直接吞下,因為弄碎了,藥效就不好了。
《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反映了中國人的親情,建議你也可以去看一看哦。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